足足半個時辰後。
許清宵寫完銀行的作用之後,開始書寫銀行的好處了。
銀行最直白的好處是什麼?
簡單點來說就是一句話,取之於民用於民。
有句老話說的好,要想富,先修路,道路修好了,貿易就發達,但修路費誰來出?
當地府衙出嗎?
有錢的府衙能出,沒錢的呢?
大家一起出?
這現實嗎?肯定不現實,先不說大家能不能齊聚一條心,就算是能齊聚一條心,問題又來了。
我家又不做生意,我幹嘛修路?
我家窮我拿不出錢,但修了路我一定得佔便宜。
古代底層百姓的爾虞我詐,往往歸結與四個字,鼠目寸光。
為一文之利而大打出手的絕對不少。
有人一定會想著佔便宜,有人也一定會氣不過。
可對於當地來說,對於國家來說,這種慪氣的意義在哪裡?
沒有意義啊。
可若是讓王朝來修路呢?
國家可不會在乎誰佔便宜誰不佔便宜,反正你是大魏子民,你想擺爛想鹹魚都隨便你,又不是所有人都跟你一樣。
而大魏王朝將百姓之銀兩貸款給當地府衙,修路建設,利息不高,也給你足夠的時間,等你當地經濟發達起來了,從府衙稅收慢慢償還。
這就是取之於民用於民的解釋之一。
一張張白紙被許清宵寫滿。
到最後,許清宵越寫越激動,越寫思路越開闊。
又是一個時辰後。
終於,許清宵寫到了結尾。
他深吸一口氣。
而後緩緩落筆。
【學生以為,民以食為天,國以民為天,民富則國強,但國富民更強也,民窮則衰,國窮則運不通,此策為安國之策,大魏錢莊,利於今時,功在千秋,利後世之君,福萬代百姓】
【學生·許清宵·南豫府·府試答卷】
寫到這裡。
安國策結束,前前後後二十七張白紙,寫了足足一萬多字。
許清宵長長吐出一口氣。
待落筆放下之時。
這一刻。
突兀之間。
異變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