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後面的庭院,那裡正有兩個人在恭候。
“草民參見天子,萬歲萬萬歲!”
“兩位先生快快免禮。”崇禎過去將這兩位攙扶起來。
這兩位可都是明末有名的人物。
一個叫徐霞客,沒錯,就是那個喜歡遊山玩水的徐霞客。
這一年的徐霞客43歲,已經遊走了大明不少地方,對許多名山古蹟都有詳細的記載,對當地的風土人情,民生情況也有記載。
另外一個叫吳有性,沒錯,就是歷史上明末清初有名的傳染學家。
這兩個人都不是官員,但是都被崇禎找來了。
做什麼呢?
在大明國立北京大學做任課教授。
為什麼會這樣決定?
因為不僅僅有農學院,還有工學院、醫學院和地理學院。
這幾科全部都是實用價值非常高的學科。
例如農學院,就是要主力大明朝的新農業的。
醫學院是要為後面的打仗最準備。
地理學院更不必說,進入商業時代,對礦產的需求更大,對修路的需求更大,要對地理瞭如指掌才行。
而這些東西,已經不能再拖了。
都得提前佈局,讓他們先生根發芽。
皇帝很禮貌,很客氣:“兩位一路舟車勞頓,辛苦了。”
“不敢,天子傳召,草民日夜兼程。”
“來來來,給兩位介紹朕的股肱大臣認識,這位是徐大人,朕的工部尚書,我大明朝的棟樑!”
徐光啟的大名,兩人自然是都知道的,連忙道:“見過徐大人。”
徐光啟也行禮,雖然是草民,可這倆人都是皇帝請來的啊,他這個工部尚書可不敢託大。
“這位是宋應星宋大人,今年上半年,順天府的紅薯,就是他種出來的,夏暑收穫了足足1萬石(120萬斤)!”
“見過宋大人。”
“兩位有禮了。”
如果其他大臣在場,會發現,現在皇帝完全換了一張嘴臉,變得和善可親,舉手投足都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
張晨是一個非常重視真正的人才的人。
人才是用來尊敬和禮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