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快報的突然出現,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但是也引起了更多人的驚恐。
人們對未知的事物當然是恐慌,尤其是不少大臣。
他們總覺得這玩意兒是在鞭屍。
人都砍了,再上報紙批評一遍,然後傳到民間再被罵一頓。
而且這一次寫加派案,萬一下一次寫對官員有害的怎麼辦?
總之,有人又有意見了。
當然,鑑於最近皇帝的暴脾氣砍了不少人,有些人雖然有意見,卻先忍著。
等時機成熟了,再把這個大明快報給整倒。
他們不知道,崇禎也在忍著,等時機成熟了,該算的賬一件件算。
經歷了加派這件事後,崇禎已經切身感受到大明朝官僚之腐敗。
治理腐敗,要防,也要疏導,更要刮骨療傷,即砍人腦袋,提拔能吏。
但這就完了麼?
當然沒有!
最重要的是,改革官員的來歷。
現在官員都是科舉入仕。
科舉制在古代本身是一種很好的制度,可是要真的徹底改變大明朝,肯定不能依靠科舉制度了。
或者說,要對科舉制度進行改革。
不能只是考八股文,不然出來的都是會打嘴炮的槓精。
明末這是意識形態出了很大問題,儒家道德至上論就是大明朝的政治正確。
本身道德這東西是很不錯的,可是一到了政治層面,就變味了,就和後事美帝的民主論一個鳥德行。
所以,要改。
但是不是現在就改變科舉,科舉畢竟也已經好幾百年了,絕不是他皇帝一揮手,就能取消,然後憑空再生出一個其他的制度來的。
那麼如何改?
先不要動科舉,現在成立一所大學。
先從崇禎需要的人才開始培養期。
這個大學就是完全脫離科舉那一套的。
學校崇禎今年年初崇禎就交給方正化在籌備。
就在北京城西北邊,叫做大明國立北京大學。
七月十日,當北京城的人還在討論大明快報的時候,崇禎已經悄悄出了北京城,來到西北郊。
如果沒有記錯,這裡在後世應該就是北京大學所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