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判斷的結果很簡單:魏晉一脈相承,盡得後漢之弊而實乏可取之處;江東政權則從內到位敷衍應付,更無開基建業的蓬勃氣概。既如此,三興漢室不好麼?
桓、靈之漢固然已經千瘡百孔,可玄德公與孔明攜手重建的大漢,難道不值得期待麼?
所以,就只有委屈吳侯了。
眼下的確是江東背盟的好機會,漢中王的主力兵馬受困於關中;益州為了支援關中之戰羅掘俱窮,連總預備隊都已派出;駐在江陵的關羽為了策應關中戰場,又不得不北上攻打襄陽、樊城一線的堅固城池。
江東方面大概竭盡全力才能做得如此突然,顯然為了這次背盟謀劃許久。
可惜,雷遠一直就在等著,等了好幾年。他都快不耐煩了。
這時候馬岱從騎隊後方趕來。
馬岱現為偏將軍,並任鬱林郡的郡尉,按說並不該在此。但一個月前雷遠發出命令,要馬岱領騎兵千人入蜀,臨時加入到涪城的後將軍黃忠所部,參與輪訓、整編。
馬岱受命便行。因為雷遠手書吩咐,所以他行軍速度不快,用了十餘天才進入峽江範圍,然後便迎面撞著從巴郡沿江而來的雷遠。
這未免太巧了,馬岱心中覺得,自家主將實在高深莫測。但他並沒有多問什麼,而是順理成章地跟著雷遠折返。之後數日裡,他領部下精騎一路急趕,最終駐足在南郡以西的這個深山屯堡。
這時候馬岱策馬過來道:“將軍,這屯堡規模甚大,足以容下數千騎!”
雷遠微微頷首:“讓將士們休息吧,生火做飯的時候小心煙氣,不要暴露我軍行蹤。”
馬岱勒馬便去傳令。
大隊大隊的騎兵,隨即沿著屯堡正面的道路往裡去。
這座屯堡外側有竹木所制的寨牆和望樓,正面約十丈左右,內側則依託深山谷地,空間非常大,地面還預先做好了平整,挖掘了排水溝渠。
騎隊的行動驚擾了棲息在此的一群野鹿。數十頭野鹿驚慌地鳴叫著,在林間跳躍飛奔,踏著陡峭岩石往更高處去了。好在山間沒有人煙,這樣的鹿群遷移,並不會引起格外注意。
按照雷遠的吩咐,馬岱整整帶了一千騎兵北來,隨軍有壯丁七百餘人,戰馬一千兩百匹,馱馬四百餘匹,輜重車輛三十餘。
他的這支騎兵部隊,最初是由馬超散失在巴西郡的部眾組成,另外還包括一些羌胡騎士。按照常理,他們到雷遠麾下後轉戰各地,兵員很難補充,應該會不斷縮編。
但因為雷遠看重馬岱的才能,在各次戰役中作降俘收編時,總是優先擇取精通騎術計程車卒,補充到這支騎隊來,乃至戰馬的補充,一會兒透過各種渠道竭力保障,所以數年下來,馬岱所部反倒增加。
此番馬岱帶來的,包括本部精銳的大半。以此為骨幹,又身在宜都這個經營多年的本據,雷遠有信心迅速集結起足夠規模的軍隊,投入到荊襄戰場的棋局之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