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一步,也是必須要有的一步。
之後就是帶著戶籍資料,前去不同的部門尋找工作,一些有特長和關係的人,比如從廣東來的李兄和王兄兩人,就直接被安排在了大明科學院。
其他人想要進入相應的部門的人,就需要進行相應的資格測試。
測試沒透過也不需要擔心,在吳彥的現代觀念影響之下,曾國藩這樣的有識之士,也深感大清之前的人才培訓、選拔制度的落後。
於是,大明國又建立了大明學院,暫時算是科學院的附屬機構,專門用來培訓相應的人才。
可來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又幾乎都是不符合時代的‘人才’,一個大明學院肯定是不夠的,東京太學應運而生。
雖然名字是太學,但相應的教學制度,卻和後世的大學一樣。
不止是培養軍事人才、科學家,也培訓工人。
三萬湘軍都種田很明顯不現實,工廠也就應運而生。
最先建成的就是軍工廠,說是軍工廠,其實現在只有三個功能。服裝廠、鍊鋼廠、鍛造工廠,為大明國計程車兵們製造新式的軍服,以及頭盔、冷兵器。
這個時代還沒有普及頭盔這個概念,裝配了頭盔的大明士兵,戰鬥力肯定會又有提升。
有了吳彥的技術支援,大明國軍工廠的鍊鋼質量,已經達到了這個時代的頂級程度,只是因為還沒能研製出車床這樣的裝置,所以無法大批次製造槍支彈藥。
但現在常用的前膛燧發火槍,卻已經能夠製造出來了。
“要是能有一個科學家來幫我就好了。”
眼看著距離六個月的第一階段世界任務結束時間,越來越近,吳彥就希望能夠穿越到一個現代社會的世界中。
他身為大明國的皇帝,自然不可能天天在那搞研究、教學生。
所以他想要去現代社會,帶一個專家回到這個世界之中。
“陛下,英法美三國的戰爭賠款已經到了。”
戶部尚書錢江,終於帶來了一個好訊息,說道:“微臣有罪,本想索要一千兩百萬兩,但最終卻只要來了一千萬兩,有負陛下所託。”
吳彥當然不會怪罪錢江,他之前說一千萬兩,也是參考佐拉人物卡的相關知識,算出來的這三個國家在這個時候,能夠拿出來的最大限額的贖金。
“那就放人吧,養著近兩萬人,也怪浪費糧食的。”
吳彥下達命令之後,俘虜就全部回到了他們的軍艦之上,同時,狀元營和武功師,也到達了海岸線附近嚴陣以待。
聯軍要是想打的話,必然會在戰俘到手之後有所行動,就算是一時不打,之後也肯定會打。
可讓吳彥也沒想到的是,一百多艘軍艦加上一百多艘商船,帶上那些俘虜之後,竟然頭也不回的跑了。
“是真的被打怕了,還是克羅米亞地區的戰事吃緊,美國國內的局勢吃緊呢?”
吳彥鬆了一口氣,沒了這些聯軍的威脅,世界任務的第一階段,就徹底沒問題了。
無論是清廷還是太平天國,他都沒放在眼裡。
而且,這兩方現在也打的頭破血流,之前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那一戰,清廷肯定是要報復的。
再加上大明國勢大清廷不敢打,想要功勳也為了給清廷交代的清廷將領,也只能柿子找軟的捏,去打太平天國了。
六個月的時間一到,東京城和大明國都有煥然一新的感覺之時,吳彥也聽到了系統的提示聲。
他又要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