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閣和拜相其實也沒什麼區別了。
另外幾個預定的人選,還有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吳彥準備包圓了晚清四大中興名臣。
至於罵名更多的李鴻章,講道理,妥妥的背鍋俠啊。
李鴻章難道就想籤那些賣國合約?
還不是清政府太拉閘了,誰也打不過。
“這要是換了一個普通人穿越過來,聽說趙無極稱帝了,手下兩大輔臣是曾國藩和李鴻章,豈不是得叫著反派們逆襲了?”
吳彥想著這些有的沒的,帶著前來請教的曾國藩出了營帳。
此時已經是1852年,太平天國運動越發勢大,朝廷已經有了允許勳貴鄉紳之流招募勇營,以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想法。
曾國藩已經做到了極致,想要更進一步的話,自然需要更多的功勞,自然就產生了組建勇營的想法,於是就抱著不看白不看,看看又不要錢的想法,前來請教狀元爺的狀元營。
這是這幾年來,京城附近唯一一個新組建的正規軍營。
已經41歲的曾國藩,站在26歲的趙無極身旁,略顯老狀。
正要詢問集合士兵要多長時間,曾國藩就聽到了整齊的號子聲,以及越來越近的咚、咚聲,如同有人正在用固定的節奏敲鼓。
“一、二、一。”
兩排營帳之後,一隊士兵整齊的走了出來。
這些士兵頭帶清帽,上身有皮甲,內裡是清兵制式的布衣,腳下蹬的卻不是步靴,而是看起來非常新穎的皮靴。
每個人肩膀上都扛著一杆槍,腰間斜跨著一柄刀和一根短刺,還都有一個藍色的布袋子。
看到這些人的時候,曾國藩的表情就震驚了起來,因為這些人不僅個個精神狀態飽滿,看起來鬥志昂揚,所有人的動作更是整齊劃一。
那如同戰鼓一樣的咚、咚聲,就是這些士兵在行走中,腳同時踏在了地面上發出的聲音。
360人10個一排,總計36排,全都走到校場之上時,竟然無一處混亂。
而在前12排停止前行時,腳上的動作卻依然沒有停,繼續保持著一二一的節奏,在原地不斷踏步。
後面的24排,也繞開了前面的人左右分開,動作同樣整齊無比的,變陣成了30人一排,總計12排。
“立……定。”
騎在馬上的花同舉著小旗杆高喊了一聲,所有的聲響在瞬間消失。
曾國藩震驚了,他從未見過如此協調的兵營。
這武狀元趙無極,竟然真的有治兵之能?
吳彥並沒有嘲諷曾國藩的少見多怪,這些人的表現,比後世的華夏士兵差的還是太遠了。
剛才行走的時候,槍支竟然有些雜亂,腰間跨刀和子彈袋的擺動也同樣無序。
還需要加練啊。
吳彥笑著問道:“曾大人,要不要這兩天跟我一起,看一看我們是如何剿滅丐幫高層的?”
曾國藩自然是點頭答應,是不是真有治兵之能,不能只看操練,還要看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