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做,必然傷百姓心意。”
吏部侍郎馮劫聽了這話,卻覺得不太順耳。
我當上卿,為的是讓自己舒坦,怎麼如今給這些叼豎分地還不夠,還要考量叼豎是怎麼想的。
“我秦國治理國家,向來講求的是效率。問題在於男多女寡,婚配大事如果不能解決,民眾必然暴亂。如果這個時候還糾結百姓心中的感受,這不是捨本逐末嗎?”
“都說是儒道治國,可是如今的儒道倡導的也以實務為主。一昧拘泥於名聲,難道帝國就能長治久安了?”
馮劫的話,蒙毅倒是很贊同。
“陛下,臣認為馮侍郎言之有理。維護帝國的穩固才是陛下推行新政的目的,為帝國積攢威信本屬錦上添花,水到渠成自然之事。一昧為了施行仁政的名聲,反而卻忽略庶民最實切的需求。難道諸位上卿都是隻想著讓狗忠心於主人,但是卻又連塊骨頭都不給狗吃嗎?”
二世聽到蒙毅這麼快就接話,可見他是全然不覺得自己今日有錯。
如此犀利峭刻冷酷的話當朝說出來,眾臣都覺得不舒服。
但是,這話也沒什麼錯。
“今日,內史司馬毋懌可在?”
朝中又來了不少人,而且四部被提到了卿位,司馬毋懌的座位都被往後調了。
坐在後面的人二世基本上看不清臉。
“陛下,臣今日在列。”
“朕想聽聽你的看法。”
司馬毋懌心想,司寇蒙恬的話雖然難聽,但是總是有道理的。
“臣以為,
陛下是天子,天子要行仁政,恩名傳播於四海。無論陛下采取什麼方式,都是為了解民之困。諸公之所以爭論不休,恰是因為諸公都知道,婚配之事不僅僅是關乎庶民個人的事,更關乎帝國關中本位之大局。如果不能安撫山西、河內,便無法震懾郡國。”
“所以微臣以為,重要的是陛下采用何種方式為河內、山西之地的青壯尋覓婚配,這等事情本來要從鄉民之願。可是鄉民之願固然重要,也得考慮實際。百姓種地,土地可以調配;但是庶民男丁數量幾倍與女丁數量,情況緊急,可是女子是人,不是其他物件。”
“微臣以為,陛下雖然知道此事,但是不可以明著解決。至於強行徵調女子,也是不可取的。陛下剛剛開啟大治之年,天下百姓也願意響應,但是這徵調民女強行婚配的事情,怕是過於傷人。”
司馬毋懌雖然年輕,但是說的這番話,卻讓眾位比他年長的上卿大臣都心服口服。
滿朝文武都側耳精聽。
“內史有何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