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險峰啊張險峰,你瞧,是不是?”
張險峰不得不承認,論深謀遠慮,安平在他與蠢貨大妖之上。
還不等他想些嘲弄的言語,又聽安平說道。
“假如現在的你用《萬鬼攝神大法》成就了真修修為,為了去救一個蠢貨貿然出手,你放心好了,我就算損失掉你這個身外化身,我也不會救的。”
此時的張險峰更是無言以對,旋即認真問道:“在你眼裡什麼最重要?”
“什麼最重要?哈哈……我一生中最為重要的東西早已湮滅在先秦時代,現今,只有腳下的七十二口神性泉池對我最重要啦!”
他雖是安平的身外化身,安平卻是從未分享給一絲一毫的記憶。
嚴格說起來,除了張先生是安平的身外化身以外,一人一鬼沒有其他任何的聯絡。
安平不是人,是鬼神之軀。
走上這條必定面臨千難萬難的險路,就足夠說明安平的一顆道心怎樣決絕。
“之前聽你的意思,七十二口神性泉池藏著令你重新為人的秘密?”張險峰放緩語氣,低聲詢問。
安平略微提過一嘴,他記了下來。
說至這點,安平忽而變得古井無波,視線轉向巍峨泰山,輕聲道:“我聽說七十二口泉池有令鬼成人的機緣,但是……”
他指著泰山。
“那裡,一定有讓我重新變成人的大機緣!”
在安平縱橫天下的那個先秦時代,泰山的意義極其重大,乃至關乎天下蒼生。
“一些後世的蠢貨說封禪泰山的帝王是不問蒼生、問鬼神,可笑至極,如若不封禪泰山,那時蒼生面臨的局面,絕非後世站著說話不嫌腰疼的讀書人可以想象的到的。”
道家傳說泰山之下是地府,坐鎮泰山的泰山府君掌管眾生輪迴。
放眼神州上下,不管是存在的還是消失的歷史,泰山還有一尊極為扎眼的東嶽大帝。
安平曾於先秦時代聽說過,東嶽大帝的意義,不是在字面,而是在字後。
“你縱橫天下的年代,泰山興許還沒這麼多後世之人附加的含義呢!!”張險峰實在憋不住,感覺不嘲笑幾下安平渾身不自在。
可安平聽聞此言,嚴肅搖搖頭:“你錯了,天下大多數人都錯了,不是我們附加給泰山意義,而是泰山把自己存在的意義告訴天下人。可惜他們不明白,就算明白了也不理解。”
張險峰譏笑道:“不管泰山到底多麼的不可想象,眼下這個憋屈了不知多少年才來的大年份,必定會為我們展示泰山本來的模樣。可笑你前些年竟還不自量力的企圖控制泰山。”
安平方才稍微有些怒火:“你懂得什麼!?富貴險中求,如果我成功了,這幅鬼神之軀誰願意要誰要,我才不要呢。”
“嘿嘿,亦是我為你起名張險峰的心意所在。”
張險峰乍然大怒:“狗、娘養的安平,不愧是真修層次的鬼物,端的是邪惡歹毒、下流無恥!”
“我當你是自己罵自己。”
……
“媽了個巴子的,你小子譏笑什麼?”
古山看到陳禪毫無聲息的嘴角失笑。
腹中怒火熊熊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