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大臣們早已身著朝服,魚貫而入,各自站定,等待著聖上駕臨。原本還在低聲交談著些什麼,可當林見山的身影出現的那一刻,交談聲戛然而止,整個朝堂瞬間陷入一片詭異的寂靜之中。
朝中大臣紛紛朝他投來異樣的目光,那些目光裡包含著各種各樣的情緒,有猜忌,有審視,有好奇,亦有隱隱的忌憚。
林見山神色淡然,站定在屬於自己的位置上,可一股無形的壓力卻在他與大臣們之間悄然蔓延開來。
往年他總會在一堆各色朝服中,看到蕭韞緋色的身影,緋色更襯他面容漂亮。
而時過境遷,蕭韞成為他內院之人,他頓感臉上有光,畢竟他征服了死對頭。
往昔那個每每出現便能輕易挑動他憤怒情緒的人,如今已消失得無影無蹤。環顧四周,只覺一片平和,何其舒服!
朝會上,皇帝決定淮都北面建造一座皇家行宮,名為羽仙宮,那裡風景甚好。
這次建造本是由丞相牽頭,蕭韞輔佐,可惜蕭韞不在朝堂上。林見山剛回到皇宮,暫時無政務可忙碌,皇帝命令林見山一人全權督造,工部協助。
這一樁公務,無疑是眾人公認的肥差事。
背後所牽扯到的利益鏈條錯綜複雜,倘若能憑藉著手腕與智謀,在其中靈活周旋,巧妙打點好各方勢力,能斂下一筆可觀的金銀財寶。
丞相是個精於算計、深諳官場之道的人,看到這樣的好機會即將失去,氣得牙癢癢。他怎會輕易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呢?
丞相的眼珠子一轉,當即反對:“陛下,王爺剛從邊關回來,對建造這方面恐有生疏,不如另擇他賢。”
丞相開口,一黨官員紛紛附和。
皇帝:“宸王,你對建造這方面可熟悉嗎?這麼多年來,朕只讓宸王負責邊關作戰一事,也是時候該學一學朝堂各部事務。”
林見山神色不變,他知道皇帝向來不會讓自己參與朝堂。沒有一個帝王會任用敵手的後代子孫。
當年老宸王是最該登皇位的王爺,只可惜老宸王逝世。林見山身為宸王一脈,皇帝自然不會讓林見山在朝政上施展手腳。
難不成皇帝心生猜忌,覺得哪怕他就這麼一點兵權,也足以有了威脅皇位的威力?
“臣定不辱使命。”
“如此更好,宸王在邊關作戰,馭兵嚴整,管理軍隊有方,朕以為管理軍隊的方法,以此來督工必然行之有效,軍營一事,暫交於驃騎王大將軍。”
丞相:“陛下,此次建造行宮一事,關乎皇家威嚴,須得有經驗豐富之人來牽頭引領方可。而戶部的王敖年王大人,向來以眼光獨到,其在諸多事務的把控與謀劃上皆有著獨到的見解。臣以為,王大人可擔此重任,協助王爺一同操辦行宮建造事宜,必能不負陛下所託。”
“如此甚好。”皇帝大手一揮,應允丞相的提議。
皇帝覺得自己現今年歲已到,邊關平定,這十幾年來謹慎勤政,該帶著心愛的皇後,追求安逸奢侈的生活。
“太子協助宸王,正是鍛煉的好機會。”
太子正在走神,想著一會兒下朝之後要玩哪個美人,誰知道被皇帝點了名。
這種又苦又累的差事,幹嘛找他?好在他不是主事的,萬一出事有宸王自己出了好大的力。
如此一舉兩得之事,實在是妙。難怪父皇會讓他來參與這事。
“兒臣遵旨。”
下朝後,丞相帶上幾個同僚,跟上林見山的步伐,奈何林見山習武多年,腳步輕快,一下子甩開他們。
丞相幾人跟在林見山後面,氣喘籲籲,罵罵咧咧。
“走這麼快……趕著去投胎?”
“就明擺著欺負人……說句話都不能?”
“……以前蕭韞……怎能輕而易舉……追上去跟他吵架呢?”
“下官當時還誇蕭韞一介文人,步履矯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