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學生:“!!!”
秦大人要收人在身邊培養!
天,他們簡直懷疑自己聽岔了,不然怎麼會突然發生這樣的好事呢?
不提直面偶像的幸福,光宗耀祖的榮耀,便是從前途發展上看,這也是妥妥的一步登天啊!
能結業的學生神色躍躍欲試,一臉的勢在必得。
而預測無法結業的學生則面色頹然,如喪考妣。
有人不甘心地問,“先生,明年大人還會從中挑人嗎?”
吳約搖頭,“這就要看明年大人的心情了。”
再者二年級的學生比他們三年級多了近二百人,競爭只會更大。
這些學生們更想哭了。
吳約繼續:“除了參加官員考核,還可以選擇留校深造。”
“大人考慮到三年的書院教育並不足以産出更多頂尖人才,因此決定為部分特優生開啟留院深造的機會,這部分學生將會在弘毅樓接受更深層次的學習,讀完四、五、六年級方可結業。”
弘毅樓在座的學生都不陌生。
隨著這些年新生入學以及招收人數增多,書院也又擴建一部分,去年才竣工。
如今一二三年級在東院區各佔一座教學樓互不幹擾,西院區則新建了三座教學樓,一個是童子班獨佔的青雲堂,還有便是至今空置的博雅閣和弘毅樓。
東院區修建時是秦大人過目的,隨口給三座教學樓取了甲乙丙字號教學樓的名稱,而西院區修建竣工時大人不在徐州,因此是由山長燕老先生定下的名字。
雖然都是簡樸風格,但多少也還有些區別。
也因此學生們對這幾座新教學樓懷著濃濃的好奇心,想知道之後又會有什麼用途。
眼下聽聞是要給留院深造的學生用的,倒是有些恍然之感。
吳約一看便知學生們在想些什麼。
其實博雅閣和弘毅樓是修來給書院教學的夫子、學者們用的,像燕老、謝老等人都是某一學派的大佬,下面還有許許多多的學生,這些學生部分是書院教學的夫子們,還有部分則是專研學術,他們都需要自己的研學空間。
因此書院才又修建了博雅閣和弘毅樓。
只不過是眼下秦雋提出要給予學生們留院深造的機會,修新樓是來不及了,反正這部分人不會太多,弘毅樓地方大,給他們騰出幾層空間還是沒問題的。
而在學生們之中,有幾人則眼睛發亮,心中狂喜。
他們完全不關心東西院區和新教學樓什麼的,他們心裡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他們不用裡開書院了!
是的,在大部分人都希望順利結業然後考核做官建功立業的時候,有一些部分人卻在心裡暗暗思考著要不要故意考不過然後留級。
對於這部分人而言,功名利祿固然很好,但是他們心裡有更加熱愛的東西,他們醉心學術,為此可以放棄功名。
他們享受著在書院“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美好學習氛圍,痴迷於萬卷樓浩如煙海的藏書,如饑似渴地吸收著知識豐盈自己的內心。
一轉眼三年過去了,他們要結業了,這意味著他們將離開書院,失去隨時探討交流的同窗,離開知識淵博的師長們,若是被調去外地為官,就連萬卷樓借書都沒法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