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沒有人想到涼州那邊悄無聲息沒什麼動靜,長安直接沒了!
還是被皇帝不戰而逃給嚯嚯沒的!
想想河間郡城門口如驚弓之鳥一般的百姓,他們已經驚懼如此,何況關中的百姓呢?
秦雋心裡煩得很,有時候真覺得這皇帝不如死了算了,做皇帝到這地步,真是一張紙畫三個鼻子,臉都不要了!
等他到地下了,大周歷代皇帝估計都不敢認這個不肖子孫。
事已至此,秦雋沉聲說,“明遠,你該去涼州了。”
皇帝棄都城於不顧,他們卻不能坐視百姓罹難而不管。
與都城失守相比,趙玄便顯得無關輕重了,沒人顧得上這邊,他正好可以回去。
此時涼州兵權顯得尤為重要了,不只是為了趙玄一家,更是為了關中千千萬萬百姓。
秦雋目光堅定,“就現在,你西去涼州,整頓兵馬,截斷胡人退路,我前往高邑求援,冀州牧竇昌手裡有兵,我會盡力說服他出兵。”
趙玄明白他的意思,這也正是他所想的,“我即刻出發,秦兄,多保重。”
情況緊急,大家都不想耽誤,陸舟等人很快把東西收拾妥當,只等出發,趙玄也點了自己的十幾名親信,準備前去涼州。
秦雋看了眼緊張的不敢說話的趙津,府裡氣氛沉重,他自覺有大事發生,一直活潑的性子也安靜了下來。
“小侄子一個人在河間郡沒問題嗎?”秦雋問趙玄,“要不然我讓人送他去武陵?”
趙玄當然同意,“這樣也好,有燕老看著他,我也安心些。”
趙津:“……”
有點失望,他其實也想去涼州,像祖父、父親、大哥一樣上戰場殺敵,而不是一個人留在家。
但大哥以前都不同意,現在肯定更不會同意,算了,武陵就武陵吧,怎麼說也比河間好。
和趙玄分開後,秦雋分了六個護衛出來,讓他們和趙玄安排的親兵一起,帶趙津回武陵,囑咐他們見機行事,路上小心,務必要把趙津平安送去翠微山莊。
趙玄放心把弟弟交給他,說明他已經信任秦雋,秦雋自然不會叫他失望。
而後秦雋自己則帶著陸舟和一帆風順四個護衛,六人直奔高邑。
天下州郡,掌兵者不止冀州竇昌一人,但他是最合適的一個。
一來是冀州離長安很近,發兵方便,不至於耽誤太久。
二來則是竇昌本人秦雋更有把握說服。
竇昌,字秉德,出身豪族竇氏,手裡有錢有兵,但生活奢靡,平生最好享樂,別人送他禮物基本上來者不拒,只要讓他高興了,別說借兵,直接表一個太守之職都有可能。
秦雋琢磨著,做幾個禮物讓竇昌小小驚豔一把,還是不在話下的。
另外竇昌性格驕傲,好大喜功,容易被手下人攛掇拱火,簡而言之就是有智商,但不多。
秦雋就喜歡結交忽悠)這種人。
快到高邑時,護衛秦一上前稟報,“公子,前方驛館有人,看那徽印,是清河崔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