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老爺子樂呵呵誇了盧栩年輕有為,約他等羅縣尉休沐來家裡吃飯做客。
盧栩一聽,有戲啊!馬上開心道:“好,等羅伯伯休沐我來嚐嚐貴府手藝。”
羅老爺子樂呵呵道:“咱們觀陽論廚藝,你說第二就沒人敢說第一了,不過我們家有兩道蒸菜還拿得出手,你和羅慎他們幾個也熟,沒事多來家裡坐坐。”
盧栩:“好!我家也搬過來了,正愁沒地方串門呢。”
他們熱絡地閒聊一陣兒,盧栩就告辭回家了。
羅純送盧栩出門,回來時羅老爺子獨自坐在廳堂裡發呆,“送走了?”
羅純:“走了,小跑著走的。”
羅老爺子莞爾,心道這盧栩果然像羅慎說的,聰明,卻沒什麼心計。
他看著自己不靠譜的五孫子,腦中忽然閃過:是他們家的五小子不靠譜呢,還是這個盧栩更跳脫呢?
第124章 換籍
晚上羅縣尉和羅慎一眾下衙回來,邊吃飯邊聽羅老爺子和羅純如此這般的一說。
羅慎下意識一皺眉,腦中開始權衡利弊,羅縣尉沒說話,眼睛卻是亮了亮。
羅純默默觀察,一下就看出大伯心動了。
羅縣尉問:“咱們家只用出人?”
羅純點頭:“是這麼說的,他出錢出貨,咱們出人,不足的兩家一起招,兩家合夥,利潤三分,咱們各得一份,留一份兒投到下趟,擴大規模,到咱們商隊把這條路蹚出來,做成觀陽到朔北最大的商隊,不用再擴,再利潤平分。”
聽到“觀陽到朔北最大的商隊”,羅縣尉不由一挑眉,心道他倒是敢想,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羅純見羅慎看他,推脫道:“這話不是我說的,是盧栩說的,爺爺也聽見了。”
羅慎沒搭理他,“若一直做不成什麼最大的商隊呢?”
羅純:“他說最晚十年,若是做不成,咱們兩家再商量,只要有一家不想擴了,也利潤平分。”
羅慎點頭。
隨即飯桌上安靜了。
一家人默默吃飯,各自想各自的。
在另一桌吃飯的好幾個年輕人都是從朔州戰場回來的,他們咬著筷子也不知在想什麼。
那條路不止羅純走過,羅家好幾個人都走過。
這條路要經過建陽、崇寧,而這兩縣在隆興都是數一數二的窮,原因無他——山多。
山多卻沒大河,水運不通,糧食產量也不行。
建陽可是隆興最大的縣,比觀陽還窮。崇寧南北最長,比建陽還差,建陽好歹南邊挨著州府,崇寧連去州府攀關係都嫌遠。
而再往北,翻過山進了朔州地界,那就比建陽和崇寧還不如了。
他們隆興郡好歹在整個大岐也不算太窮,其他有錢的縣總算還能照顧這幾個窮縣,朔北呢,邊疆之地,寒風瑟瑟,夏天短冬天長,物產更是貧瘠得厲害,年年都要靠朝廷撥款給他們買糧,不然吃都吃不飽。
修路?
那自然是想都別想了。
只有幾條行軍的大路,大多也荒草萋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