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
自從告假,楊柳每日不是窩在暖閣裡,就是和宋流雲在京城裡打轉。
唯一一次進東宮,還是向蕭策安彙報俞亮的事。她自然知道俞亮報的是別家家門,但看他栽贓嫁禍的勁兒,不免起了從他這裡敲點情報的心思。
蕭策安只是頷首以示知道,“這幾日都在家中做些什麼?”
楊柳道:“就吃吃睡睡玩玩。”
蕭策安鳳眸轉向他:“有沒有心儀的姑娘?你若喜歡,孤可以請父皇賜婚。”
楊柳臉都紅了:“殿下,您這說的什麼話,小臣今年才十六,還早著呢。”
她就是有,她也不敢去禍害人家好端端的姑娘,何況沒有。
落在蕭策安眼裡,卻是少年的害羞:“喜歡就說,孤又不是什麼苛薄人的,還能吃了人姑娘不成?”
他是知道的,楊柳近日和宋太醫的女兒走得親密無間。家世上來說,宋流雲著實稍遜一籌,但宋太醫與啟元帝、鎮國公三人從布衣之身時就有深厚情誼,頗得眷寵,又不摻和政事,對手握重兵的楊家來說,算是最合適的人選了。
楊柳看他不信,靈機一動,解釋道:“您不是常說,要先立業後成家嘛,小臣都記著呢,沒幹出一番功業來,絕不成家。”
至於功業嘛,肯定是這輩子都不能幹出來了。
蕭策安還算滿意,道了句“孺子可教”,便不再管他。
良久,卻見他依舊候在原地,拿餘光來覷自己,放下書問:“站在這兒做甚?你都告假了,膳房可沒留你的膳食。”
楊柳道:“殿下,聽聞您這兒有前朝孫太醫留下的醫經,臣想借走一看。”
蕭策安笑容漸漸消失,頓覺索然無味,揮手叫來小內侍去尋這醫書,臨了道:“耽於玩樂並非正途。有幾本書,太傅早些日子就要留給你,只是你告了假。”
“既然來了,且都帶回去看吧。還有課業,隨後孤遣人一併送往你府上。”
楊柳道謝,回家時都是苦著臉的。這什麼沒見過的書,高高的一大摞,看到明年元宵也看不完。
但十六她就要上值了。
她最近也迷上了出去轉悠。
尤其出宮前遇到宗臨,宗臨還誠摯邀請楊柳過完年一起去城外別鄴裡玩,等玩完回來,恰是元宵,京城燈火如織,宵禁都解了,許多難得一見的雜耍小食,那夜應有盡有。
於是楊柳閉門謝客,埋頭在房裡苦讀。如此這般,直到除夕宮宴,出門時還打著呵欠,宗臨都疑心楊柳出去偷牛了。
楊柳瞥他一眼:“偷牛做什麼?你偷過?”
宗臨哥倆好地搭上楊柳肩膀,被楊柳推開也不在意,搖搖腦袋道:“瞎說,我家的牛,我去看看,怎麼能叫偷呢?”
兩人插科打諢地沿著宮道走,路遇陳太傅,太傅還停下來打探楊柳的功課,問她課業是否做完,若是好了,便拿去給他看。
楊柳揚唇笑笑:“沒有呢,還需多做幾日。”
實則她出門前才落下最後一筆。
但楊柳那天歸家後左思右想,總覺得這是蕭策安自己太忙了,看不得她清閑,臨時尋了老太傅給她加的功課。
書本晦澀難懂,看起來費神,課業卻簡單,翻來覆去地問一些關於忠心的問題,一點也不像太傅嚴謹重實幹的風格。
這種課業,楊柳閉著眼睛都能洋洋灑灑寫出來好幾份不重樣的。可既然是蕭策安佈置的,難保不會重新給她加課,楊柳決定到她上值那天再交課業。
這次的除夕宮宴與往年沒什麼不同。
銀杯金盞,美人如雲,鮮果香糕滿盤,漆著繁複花紋的琉璃宮燈照亮了每一個角落。
楊柳與父親坐在離啟元帝不遠的位置,聽著太監高聲傳唱著的各家拜歲禮,又吟唱著啟元帝賞下的恩賜,看著臺下各人臉上如出一轍的笑面,索性將目光落在殿前獻舞作樂的舞姬上,欣賞著他們的舞姿。
那位烏當國使臣也赫然在列,在禮官的陪同下獻上從烏當國帶來的國寶,以示誠意。
啟元帝大笑,親自接過國寶,命內侍置於禦書房東壁,舉杯受烏當國使臣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