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有秋糧……”景和帝下意識的道。
“秋糧難道就只供兩湖地區了嗎?”苗炎搖搖頭,“東北、西北、東南、西南,本來每年就要靠這些產糧大省補貼。5年之前的西北大幹旱,然後前兩年福建臺風、廣東水災,因為您竭盡全力救災的緣故,早就耗盡了大半的存糧和庫銀。
現在兩湖自己都受災了,那麼廣西和西北三省的重擔,又要落下來!這裡又是一千五百多萬人,難道就不考慮他們了?”
兩湖地區受災,還只是帝國腹地。
西北就不一樣了,那裡直接面對貧窮兇殘不要命的回鶻人、西羌人,如果那邊亂起來了,整個大康朝都要震動。
所以無論什麼時候,都要保證他們那邊的穩定。
而糧食,就是最好的定海神針。
景和帝無言以對。
他賑災的時候的確是沒有考慮過國庫。
你想想看。
哪怕是再有錢,幾百萬張嘴每天都要吃喝,還有各種救災的用度,這是多大一筆天文數字?
能支撐到現在還有點餘力,已經是祖宗們保佑,並且老天爺這些年給面子,讓國庫和內庫都有存糧!
鬱悶的他看到了無所事事的柳銘淇,便順口問道:“銘淇,怎麼現在當啞巴了?你說說看,該怎麼做?”
“最好的辦法還是從民間收購,民間起碼有幾萬萬石糧食的存貨。”少年直接道。
“屁話!”
景和帝呵斥了一句,“這個誰不知道?但錢從哪裡來?”
“您這不是為難我嗎?錢又不是歸我管的。”柳銘淇攤開了手,“沒錢又想要做有錢做的事情,天底下哪來那麼好的事兒?”
景和帝不說話了。
看著他有些難受的樣子,少年心裡掙扎了一會兒,還是沒忍住:“陛下,我其實有一個很不好的建議……”
“不好你還說?”皇帝也急了,順口就懟了他一句。
柳銘淇馬上閉了嘴,心想你不讓我說,那還正好呢!
但苗炎卻看出了端倪,直接一拱手:“還請世子殿下說出來看看,說不定是有效果的呢?”
見到景和帝望向自己,柳銘淇只能道:“那我說了,陛下您可不許生氣,不能罵我,絕對不能讓別人知道是我說的。”
“說!”
“好吧!”
柳銘淇斟酌著,片刻之後才道:“陛下您知道一斤大米或者麥粉,可以換三斤麩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