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元年 果然林秉不負眾望考上狀元,殿試時看見大殿上坐的聖上竟是自己的結拜兄弟,一時間沒反應過來,難怪消失了這麼,原來是當了皇帝。苟富貴,勿相忘啊!
林秉痴長几歲,還在三兄弟中稱大哥,陳霄臨排老二,這玄合陛下排老三,還是其中那個最小的。
年輕的玄合陛下剛剛上位,早已沒了往日的瀟灑閒適,繁重的國事壓在他身上,讓他有些手忙腳亂,力不從心,現在正為國事煩心呢。
結果結拜大哥林秉當場獻治國十二策,為玄合皇帝解了燃眉之急,也保住了大恆土地,更是為百姓陛下安排他做了狀元也是名副其實。”
“林大人真乃神人也!”周圍看客不禁讚歎道
“更重要的,但凡洪災旱災蝗災,林秉都是帶頭募捐,沒辦法,別的不多就是家財多,章家的生意不止做到大恆,周圍幾國也都有章家的商隊。每次林秉都是出大頭,解了國庫空虛之急,其他百官也不好意思出太少,於是都對林秉咬牙切齒!
首先官拜翰林院修撰從六品,皇上特批林秉可以上早朝進言,見君免跪,這可是莫大的榮譽。
同年生下了大世子林天賜,聖上當即就許下承諾只要是林秉的孩子都以世子相稱,地位等同於皇子皇女。自然,小世子您也是如此。”言罷,朝著少年拱了拱手。
永和二年,林秉升至內個侍讀學士,為玄合陛下不斷出謀劃策,北方大旱,林秉帶頭捐白銀五百萬兩。
永和三年,升至通政司副使上達下聽,挖出敵國奸細,並且徹查了一大批人,差點牽連到八王爺身上。”
“我聽說林大人還有個綽號,叫林大膽,林大人的單子可是真的大啊”下面有人說著
“是啊是啊,八王爺這種皇親國戚都敢直接撕破面皮。”
“這八王爺是何許人也啊?
八王爺是玄合陛下的八叔,皇甫建聖 字詢寧,建元先帝的弟弟,私下據說手底下有人是敵國的奸細,被林大人揪出來因此結下了樑子。
永和四年升至通政司通政使,夏季南邊洪災爆發,三個郡的糧食都被淹了,澇災導致三個郡的百姓沒糧吃,又是林大人帶頭捐一千萬兩白銀,那眼睛都帶不眨一下。
掌管祭祀的太常卿錢切,非說是新皇上位之後沒有舉辦過祭天,惹怒了祖宗,天上降下的災禍,要讓陛下舉行 禘禮 以祭天來平息水患。林大人上去就是一腳,直接給太常卿踹的跌倒在地。
而後指著群臣言道:望江水道本來就年久失修,你們不想著出銀子修渠引水,光想著怎麼掏空國庫,以祭祀為藉口,趁機撈得盆滿缽滿,我看你們是狗膽包天!彼其娘之!”
眾人紛紛大笑:“哈哈哈哈,林大人真乃性情中人也!”
“好一個彼其娘之!”
“朝堂之上林郡守可從來沒怕過誰!”青陽郡的人對於這一點十分自豪。
“好傢伙!朝堂上的人都驚的下巴都快掉下來,太常卿也是八王爺的人,這一腳踹倒的不僅僅是太常卿,更是揣在了八王爺的麵皮上。
八王爺更是被他氣的咬牙切齒,恨不得生痰其肉。
後來林大人親自到南邊三郡,治理水患 興修水利,建立了京城到南邊的一條運河,京南大運河,打通了水道,靠著這條水路引流解決了南邊的水患,還準備發展了漕運和商業,南邊三郡又熱鬧了起來。
這一年二兒子林天涯殿下也剛出生。
永和五年升至都察院左都御史,權利更大了,經常一言不合就和八王爺他們吵起來,吵的陛下也是極為頭疼。
不過林大人也是大力整治了朝中底層胥吏貪汙受賄之事,打壓了一大批人。底層的官職被革的不下數千人,朝廷裡怨聲載道,對林秉口誅筆伐,彈劾他的奏摺堆滿了玄合陛下的桌案。
可是陛下壓根沒理他們,自家大哥,還能斬了不成?不過林大人這一次也確實整頓了朝中沉珂,大恆的朝廷一下亮堂了起來,彷彿撕開了黑夜的遮蔽,終於清明瞭不少。
陛下也有空找地方跟林秉一起聽曲了,朝中上下井井有條,玄合陛下十分滿意。”
底下的人吆喝道:“林大人吾輩楷模啊!”
說書人敲了敲桌面,拿起摺扇一邊輕搖一邊說道:“永和六年,老宰相因告病還鄉,宰相位置無人可坐。
有人早已垂涎已久,而玄合皇帝力排眾議,推舉林秉上位:朕意已決,眾愛卿休要再提此事!林愛卿是朕選賢舉能選出來的,不論是心智還是品性都是一等一的人選,朕既然說出去的話就不會收回!
八王爺再想說什麼也沒辦法了,只能暗自隱忍,偷偷想辦法給林大人使絆子。
而林大人用了兩年時間把朝中上下治理的井井有條,大恆連年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人人都讚歎林大人的豐功偉績。
這兩年裡也是陛下最歡樂的一段時光了,有些時候甚至早朝都不用上,朝中無大事。經常和林大人一起聽曲賞花,清閒自在。
永和八年 夏 林大人厭倦了朝中爭鬥,便告病還鄉,玄合陛下極力挽留也沒能留住林大人,之後就來到了咱們青陽郡,當了郡守遠離了廟堂的喧囂。”言罷呷了一口茶,說書人笑呵呵的看著對面的年輕人。
而對面這位年輕人自然就是林郡守的小兒子——江流離。
“賞!”少年大手一揮
他就愛聽這個,他心裡也早就想闖蕩江湖了,老是聽說書的講著外面如何精彩,終於快要去自己實踐了,心裡還有些難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