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準備把它全部吃下來!”潘叔叔堅定地說道。
“那得多少錢啊?”
“用不了多少錢!你聽我說,我的計劃是這樣的。首先,我準備去找當地的政府談。我瞭解過,當地的政策一般是,灘塗外面有幾座小島分佈,當地的政策允許,誰有實力把小島之間用防洪堤壩造起來、連起來,那麼就給建造的人灘塗使用權。也就是說,你圍到哪裡,堤壩裡面的所有灘塗都是你的!你所需要出資建設的,只是島與島之間建造堤壩的工程款。我初步計算過了,大約需要工程款400萬到500萬之間。這是我們的前期投資。其次,等到堤壩圍好之後,我們進行第二次的投資,把裡面圍起來的大約八千畝地改造成為養殖塘,每張塘二十到三十畝之間,出租給養殖戶進行養殖青蟹。那一帶的海水最適合養殖的,就是青蟹了。二次投資的資金大約在500萬左右。兩期投下來,需要1000萬左右。灘塗的使用權我也瞭解過了,一般為40年,但是我們可以找當地的政府談,最好能談到50年,畢竟我們的投資額很大。”
“你說得倒是輕鬆,這1000萬的錢從哪裡來?”
“當然是從銀行貸款中來啊!你不是新建了廠房嗎?利用廠房進行貸款!我跟我父母親說好了,家裡的房子我準備拿來抵押,加上你廠房的貸款,加上親戚朋友借一點,基本是可以湊夠第一期的。有了第一期的款,第二期就輕鬆了,我們可以把這塊灘塗直接抵押到銀行,進行二次貸款!”
“問題是利息怎麼付得起?1000萬的利息啊!一年得要6個點的利息吧?那就是60萬!”
潘叔叔聽到這裡,笑得更開心了,說道:“這個更簡單了!剛才我不是說,二期的時候,把養殖塘分給養殖戶進行養殖嗎?每張塘按照二十畝計算,刨去路基,8000畝地大約可以建造350張塘左右,每張塘按照現在的市價每年能收三到五萬元,要是建成投入使用後,別說利息了,第一年,基本我們就能拿回本金。”
“如果按照你這麼說,為什麼其他的人想不到到這裡投資呢?”
“嗨,兄弟啊,你以為誰都能想得那麼遠?誰都能拿出這麼多錢的麼?!”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你怎麼確定有人會過來承包我們的養殖塘?”
“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我所在的邊防派出所,轄區的群眾大部分是漁民。這些年你也知道,由於出海捕魚的船越來越多,導致海上的資源越來越少,現在政府有要求,需要淘汰一部分小的漁船,還有三無的漁船,一些大馬力的漁船,政府也規定了每年有禁漁期。你想想看,這些漁民一輩子與大海打交道,一下子不能出海了,他們能幹啥?他們還是隻能靠與大海打交道來吃飯。他們只能用他們所熟悉的辦法進行生產,那就是海水養殖!我估算過,我們那個邊防派出所的漁民就有好幾千,還不算其他地方的漁民呢!別說是350張塘,就算增加十倍,我看都不夠他們搶。”
“你從哪裡來的訊息?”
“邊防派出所是管船的,政府的訊息我們都能第一時間收到。”
“這麼說來,這筆生意是穩賺不賠的?”
“還不僅如此。我的想法是,第三期,我們的灘塗就要被政府收購。”
“收購?那不是白給政府打工了?”
“不會的。這座沿海城市,素有七水兩山一分田的說法,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除了內水和外海之外,山特別多,真正平原很少。所以現在看來,在經濟還沒有完全發展的時候,土地是夠用的。但是一旦等到經濟發展起來,工廠、企業多了,城裡的土地肯定不夠用。到時候,咱們這一片灘塗,8000畝的地,它怎麼不是政府眼饞的地方?我敢斷定,不出幾年,政府一定會轉過頭來向我們徵地。那時候,就算政府給我們一萬元一畝地,那就是八千萬!兄弟,到時候你說咱們還幹什麼呢?在家養老好了!”
對於潘叔叔的分析,肖子軒父親經過權衡利弊之後,覺得可行性很大,於是就到銀行貸款,跟潘叔叔一起投資到這塊灘塗裡。
一開始工程進展地就很順利,當地政府巴不得有人過來投資。在那個年代,1000萬是一筆非常巨大的投資,肖子軒父親和潘叔叔被當地政府作為重點投資物件優待起來,要政策有政策,要資金扶持有資金扶持,要打通各類環節,鎮裡和縣裡的領導更是不遺餘力,甚至親自帶隊去協調,很快,一座雄偉的大壩就建造起來了。
正如他們商量的一樣,大壩建立後,不僅讓飽受颱風困擾的百姓得到了安全,而且帶來了大片的灘塗土地。他們找到了龔州市最好的設計師,對正片土地進行了科學規劃,建造了一大片整齊劃一的養殖場。
得到訊息趕來承包的漁民把他們公司圍了個水洩不通。那段時間,他們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斷地跟漁民簽訂合同,把一筆筆的錢回收到公司賬戶裡。
五年時間過去,他們從這片灘塗上收到了比投資資金多了好幾倍的回報。
但真正讓他們發橫財的,還是政府對土地的回收。
那五年,是這個沿海城市高速發展的五年,由於政府招商引資政策的成功實施,大量的企業進駐這個城市,城市的土地非常吃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