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潘叔叔,不僅從輩分上說是你叔叔,其實,他還是你的一個前輩呢!”
“爸,為什麼這麼說?”
“潘叔叔,以前就是在邊防部隊裡當兵的,只不過,他的當兵履歷比你豐富很多。他也算是一個傳奇的邊防兵了。”
父親所謂的傳奇,是潘叔叔人生的第一桶金,就是在邊防當兵的時候積攢下來的。
潘叔叔家裡的條件一般,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壞,他是龔州市的本地居民。作為東海省的首府之地,從小潘叔叔就展現出了聰明才幹的一面。
他當兵的時候,很多人都感到不解,但是,他卻有自己的想法。
東海省邊防總隊的新兵連在一個沿海的地區,當時這個沿海地區的經濟還不算很發達。新兵連三個月的時間裡,潘叔叔每天除了訓練,就是在營區周邊走。他敏銳地發現,連隊周邊是一大片的灘塗。
沒有在海邊住過的人可能不知道灘塗是什麼,住在海邊的人就知道,其實灘塗是大海退潮後的平潮點與漲潮後的高潮點之間的一塊泥地。
灘塗在當時沒有什麼經濟價值,最大的價值,就是退潮後,附近的漁民在上面撿點海鮮賣錢。東海省陸地上的面積都那麼多,誰會想到去發展海邊的灘塗呢?
可是潘叔叔第一次發現後,就早早預見了,這片灘塗,以後一定能成為這座沿海城市發展的焦點。
於是新兵連結束後,他主動提出來,留在這座沿海城市的邊防派出所裡當兵。
很多人嘲笑他是不是當兵當傻了。家裡在龔州市的,有誰不願意在家裡附近當兵,跑那麼遠的一座沿海城市裡?還是一座不太出名、經濟條件也不是很發達的沿海城市?
還主動要求到生活最艱苦的沿海邊防派出所當兵呢!
腦子有問題了!
只有他的發小,肖子軒的父親,知道他沒有那麼簡單。
潘叔叔所在的邊防派出所,轄區裡也有一片灘塗,只不過,沒有新兵連旁邊的那塊那麼大。小小的一塊灘塗裡,劃成了幾十張養殖塘,由附近的一些漁民承包下來,養殖青蟹。
為了方便管理,邊防派出所在這片灘塗上設立了一個警務室,日常派出一名幹部和一名戰士過去管理。
警務室遠離邊防派出所所在的鎮中心,很簡陋,吃住都非常不方便,沒什麼人願意過去。潘叔叔卻不,他主動要求到艱苦的地方鍛鍊,還因此受到了所領導的表揚。
潘叔叔在這個警務室一呆就是五年,包括從兩年兵轉為一期士官。而他之所以能夠順利轉為一期士官,跟他主動到艱苦的警務室工作是分不開的。
這五年的時間裡,潘叔叔跟轄區的養殖戶打成一片,從與他們的交往中瞭解到了灘塗的所有情況。當潘叔叔退伍的時候,他所掌握的灘塗知識,比任何一名養殖戶都清楚熟悉。
本來像潘叔叔這麼上進的一個戰士,所裡是捨不得他退伍的,只不過潘叔叔覺得自己的計劃成熟了,他再呆下去,可能要影響到自己的計劃,所以他不得不離開部隊,退伍回家,謀劃起他的大計。
那個時候,肖子軒的父親已經小有成就,開始籌建起自己的廠房了。
潘叔叔家裡沒有太多的錢,他只能找到他的發小,肖子軒的父親,商量這個大計。
“你的意思是,咱們貸款,把那片灘塗吃下來?”聽到潘叔叔的計劃後,肖子軒的父親大吃一驚。
那片灘塗有將近八千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