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心裡互相怒罵對方,但趙姜和陸高等將領卻都還維持著表面上的和諧。
沒法子。
身在沙場,朝不保夕,誰都不知道明天會不會需要對方來救自己,若是那個時候對方因為些許舊日恩怨就刻意放緩行軍速度,死的可就是他們自己了!
隨著趙姜和陸高的尬聊,越來越多的將領走進營帳,竟是讓營帳顯得頗為擁擠。
而當眾將盡數落座之後,李弘也撩開帳簾入內,直接坐於首位。
舉起一個木杯,李弘歉然道:“身在沙場,物資匱乏。”
“今本都尉以水代酒,拜謝諸位賞光!”
一眾將領也都拿出自己的木杯,由著李弘的僕從為他們倒滿溫熱的水,笑而舉杯:“飲勝!”
灑脫的滿飲杯中水後,李弘誠懇的看向一眾將領道:“當今之勢,諸位袍澤想來都看的分明。”
“家父連續違抗十六道王令,拒絕還朝擔任代胡聯軍主帥,更不願與匈奴胡賊同流合汙!”
“本將身為人臣,難以認同武安君此舉。”
“本將身為人子,只想為家父此舉拍手叫好!”
陸高認同頷首道:“本將身為人臣,亦要為武安君此舉拍手叫好。”
“匈奴胡賊不知殺害了多少我大代將士,更是北狄異族、不通人性。”
“大王與匈奴合盟,實乃是自降身份於夷狄之流!”
“武安君不欲率匈奴夷狄害華夏之民,本將以為實乃大義之舉也!”
其他將領也紛紛頷首:“不錯,武安君做的對!”
“凡華夏之民,皆不該以為武安君此舉有錯!”
“大王欲與匈奴合盟之際,武安君便再三駁斥,大王依舊一意孤行,那就讓大王去與匈奴合盟去,咱們不參與了!”
趙姜心生鄙夷,果然是無腦認同武安君的愚忠莽夫!
就是因為你等如此愚忠、不勸良諫,才致使武安君淪落至如此地步!
李弘感激的面向眾將拱手:“多謝諸位袍澤認同家父此舉。”
“然!”
“諸位袍澤認同家父此舉,大王卻恐難認同家父此舉。”
“諸位袍澤理應皆知,昔趙王欲害家父,萬幸路遇舊部方才逃得一命。”
“今家父違抗王令之舉不遜於昔,本將以為,待到家父還朝之際,便是大王殺害家父之時啊!”
趙姜震驚的連聲道:“不至於此!”
“理應不至於此!”
趙姜真不覺得代王嘉會殺害李牧。
殺害唯一一名能在嬴成蟜手底下逃出生天的將領,代王嘉的腦子難道被驢踢了嗎?
李弘搖頭道:“本將卻以為,必然如此。”
“前番代、燕、齊三國攻秦,齊國滅亡,自是敗者。”
“燕國折損令支塞以西南之全數疆域,亦是敗者。”
“秦國發展之勢被延緩,其朝中官吏不足、地方不穩之勢進一步加劇,秦長安君不得不親自奔赴故齊地大開殺戒以鎮東方,秦國看似得勝,但於秦國君臣看來,此勝似敗!”
“至於我大代更是遭逢地龍翻身、生靈塗炭。”
“一場大戰,無一方得勝?這是不合理的。”
“那,勝者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