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侄兒尚且年幼,侄兒他日定能成為如父王、叔父一般的人傑!”
“侄兒之弟,亦定能皆為人傑!”
嬴成蟜反問:“乃翁的父王膝下不過二子。”
“乃翁並乃叔父便即將統一天下,可令大秦上下莫敢不從!”
“乃翁膝下已得十餘子,若汝等果真可為人傑,合十餘人之力,仍不可令大秦上下莫敢不從乎?”
“若如此,只能說明汝等皆無能!”
“既然汝等無能,汝等又憑什麼以為汝等的諫言比之乃叔父並乃翁的想法更適用於大秦!”
嬴成蟜沒有和嬴扶蘇說大道理,甚至採用了詭辯的邏輯,直說的嬴扶蘇無言以對!
嬴扶蘇無法反駁的是,嬴政和嬴成蟜聯手,不止即將打下天下,更能鎮大秦不臣。
即便是嬴政或嬴成蟜一人坐鎮大秦,大秦亦不會大亂。
如果嬴扶蘇有自信達到嬴政的高度,那麼嬴扶蘇何必擔心大秦會亂?
如果嬴扶蘇沒有自信能達到嬴政的高度,那麼嬴扶蘇憑什麼覺得他的諫言比嬴政的想法更優秀?
嬴扶蘇的小腦瓜都快被嬴成蟜說短路了!
半晌過後,嬴扶蘇才終於回過神來,連連搖頭道:“不對不對不對!”
“侄兒此諫,乃是為便於我大秦治關東地,無關未來大秦會否大亂啊!”
嬴扶蘇終於發覺他的思路已經被嬴成蟜拐進了溝裡!
但嬴扶蘇才剛想掙脫,嬴成蟜便再度開口:“連大秦不遭大亂這最基本的要求都做不到,何談治理故齊地?”
“不謀百年以後,又何以談現下!”
“莫要只看周禮,更要看周留下的教訓!”
“汝欲我大秦重蹈周之覆轍乎!”
嬴扶蘇徹底無言以對!
但嬴扶蘇心裡依舊不服!
若是不結合實際情況,道理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沒有哪個道理是百分百正確的。
嬴扶蘇覺得他只是需要一些時間整理思緒,便一定能駁倒嬴成蟜!
嬴成蟜笑著摸了摸嬴扶蘇的腦袋:“至於扶蘇所願,乃叔父亦略知一二。”
“不日,乃叔父會親往故齊地。”
“若扶蘇不棄,可與乃叔父同往。”
“屆時,扶蘇的諸多疑惑,或可盡解之。”
嬴扶蘇頓時不再思考那些凌亂的思緒,豁然抬頭,雙眼亮晶晶的看向嬴成蟜發問:“侄兒亦可往?”
嬴成蟜笑而頷首:“乃叔父自會去尋乃翁言說。”
嬴扶蘇不由得露出開心的笑容,振奮而呼:“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叔父果然最好啦!
但最好的叔父只是暫時的。
正歡呼間,嬴扶蘇就被嬴成蟜拎著後脖領拽了起來,扔到了身邊一匹小馬的背上,笑而謔道:“此路遠達三千里,乃叔父可不能全程看護著汝。”
“若欲隨乃叔父同往故齊,理應先學會策馬!”
嬴扶蘇趕忙抓住韁繩,夾緊馬腹,昂然道:“君子焉能不善騎!”
“叔父切莫小覷了侄兒!”
嬴成蟜朗聲大笑:“這話,待汝追上乃叔父再言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