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雖然也支援分封,但呂不韋支援的是選賢任能、論功分封,而非是廣封王室子弟,近些年間大秦的軍功近乎於被嬴成蟜包攬,嬴政也始終在為嬴成蟜加封食邑,呂不韋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更重要的是,呂不韋就連自己的食邑都沒保住,他又怎能看不清嬴政的心思!
所以御書房內已經聽不到支援分封的聲音了。
但放眼整個天下,支援分封的聲音卻依舊呈壓倒性優勢,他們雖然無法晉身朝堂,卻能擠進一名名關鍵人物身邊,用他們的思想對這個國家施以潛移默化的影響。
著眼於他們的此次出招,誰又能說他們有什麼壞心思呢?
從明面上看,此策確實有利於大秦。
而請封嬴成蟜這尊殺神於琅琊、膠東二地,更是彰顯了他們的誠意。
嬴政、嬴成蟜等人自然能看得出他們謀求甚遠,但嬴扶蘇又如何分辨他們的心意?!
嬴扶蘇以袖掩口,暗暗舔了下乾澀的嘴唇,而後仰著頭滿是期待的發問:“叔父以為,侄兒此策可行否?”
嬴成蟜頗為欣慰的頷首道:“乃叔父以為,切實可行!”
嬴扶蘇眼中頓時湧現出更濃郁的雀躍。
本公子終於可以幫到父王、幫到大秦了!
待到明日回宮,本公子便要請諸位夫子臂助,共同編撰奏章,將此策上諫父王!
嬴成蟜繼續說道:“若行此策,則在乃翁並乃叔父有生之年,故齊地必不會亂!”
“至於乃翁並乃叔父相繼昇天之後,乃叔父與媯小星之子必會被故齊權貴簇擁為新任齊王,乃叔父的舊部也會被逐步蠶食、拉攏,直至故齊權貴在故齊公主之子的領導下重新執掌故齊地。”
“有群雄逐鹿的經驗在,乃叔父以為這個時間或會在百年左右!”
“也就是說,此策至少可保我大秦百年安穩!”
“待到百年之後,故齊權貴後裔的羽翼再度豐滿,便可由故齊地起兵,向外擴張。”
“當然,這就與乃叔父無關了。”“彼時乃叔父已然昇天,人間事與乃叔父何干?”
嬴扶蘇臉上的笑容緩緩僵硬。
本公子本以為叔父言說此策切實可行是對此策的讚許。
結果叔父卻言說此策只能保大秦百年安穩,卻會毒害未來?
誰會擔心百年之內的大秦啊!
嬴扶蘇不禁抬高了幾分聲調:“有父王、叔父坐鎮,大秦百年之內必定安穩!”
“侄兒此諫雖利於當下,卻更是為利千秋。”
“叔父若欲斥侄兒此策,大可直言,何必以言語譏諷侄兒!”
嬴成蟜認真的說:“能保大秦百年安穩之策,焉能說是無用之策?”
“乃翁並乃叔父確實可保大秦數十載無憂,但乃翁並乃叔父皆已年過二旬,我等如何能再鎮大秦百年?”
“若是扶蘇並諸位公子皆無能,自當以此策治大秦,以求百年安穩!”
“至於未來?”
“若我大秦王室再有如乃翁一般之君王,自可收拾殘局、重整山河,甚至是收回封地、推行一統。”
“若是我大秦王室無有如乃翁一般之君王,則我大秦王室自可如周天子一般苟延殘喘數百年,也算不錯!”
嬴成蟜一番話,說的嬴扶蘇無言以對。
事實上,如果大秦這一代公子最後還是長成了原歷史上的模樣,嬴成蟜都會加入到支援分封制的行列中!
胡亥無能不假,但公子扶蘇、公子將閭、公子高等二十餘位公子難道就有才幹了嗎?
就算是胡亥登基為王,可每一位公子身後都還站著一支不容小覷的勢力,嬴扶蘇身後更是站著三十萬大軍!
這些公子中但凡有一個人具備嬴政一半的才情,不說匡扶大業,至少也不會被胡亥斬盡殺絕!
先用分封制過渡完這一代小垃圾,再等待一名優秀的繼承人以推恩令等計策化分封為一統,也是不錯的選擇。
可是嬴成蟜這番話聽在嬴扶蘇耳中,卻無異於是對嬴扶蘇能力的嚴重質疑!
嬴扶蘇倔強的說:“侄兒確無父王並叔父一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