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即便李牧對代地有著極強的掌控力,即便知道代王嘉於代地立國對於李牧而言有百害而無一利,李牧依舊心甘情願的讓渡了代地權力、罷免了很多久隨於他的心腹,把他殫精竭慮經營數十年的代地獻給了代王嘉。
但李牧萬萬沒想到,他的忠誠遇見了一個巨大的BUG。
需要他為之死戰的趙王偃的兒子變成了倆!
且這兩人還是敵非友!
無論選擇為哪一方而戰,李牧都報答了先王恩義,但又都沒能全數報答。
這個BUG讓李牧的忠誠觀都動搖了!
趙姜聞言心裡一慌,趕忙勸說:“武安君切莫有如此想法。”
“大王極其看重武安君,非但擢武安君為上將軍,更是對武安君信任有加。”
“武安君北伐、攻秦之際,無論武安君有什麼需求,大王都會竭盡全力的去實現。”
“武安君焉能不忠於大王?”
李牧苦澀輕嘆:“然!”
“大王乃是先王廢太子。”
“廢太子也!”
趙姜微怔,他沒想到李牧反駁的重點竟是趙王偃的意願。。
而不是覺得代王嘉支援李牧北伐的那些錢糧都是過往幾十年間李牧帶著臣屬黎庶們種出來的,並不值得李牧感激。
趙姜的腹稿作廢,只能試探著發問:“武安君莫不是意欲轉投趙國,去支援先王欽定的趙王?”
李牧更加苦澀的輕嘆:“然!”
“即便是本將願為大王戰,大王恐亦不信本將也!”
代王嘉比趙王遷對李牧更好,而且頗有能力,定能得趙王丹青睞,但偏偏代王嘉是趙王偃旗幟鮮明廢除了繼承權的兒子。
趙王遷是趙王偃指定的繼承人,但趙王遷不只有心殺李牧,更是致使趙國社稷傾覆,倘若趙王丹和趙王偃復生,恐怕能把趙王遷吊起來錘。
李牧應該怎麼選?
李牧怎麼選好像都是錯的!
趙姜低聲勸說道:“末將以為,武安君與其思慮以往,倒不如思慮現在。”
“先王恩重於武安君,武安君亦為趙王效死,則先王恩義已全。”
“今趙王雖重回王位、重建趙國,但趙王僅只是秦、燕二國推出的傀儡,其雖承趙王之名卻無趙王之實。”
“末將以為,如此趙王算不得趙王,為如此趙王效忠更非是效忠於趙,而實是效忠於秦、燕!”
“武安君更應該考慮的乃是大王的恩義與信重啊!”
隨著趙姜接連不斷又誠懇無比的勸說,李牧心中天秤漸漸動搖。
但帳外卻傳來家兵的呼聲:“啟稟家主!都尉弘、都尉鮮並君子泊書信至!”
李牧強打精神,沉聲而呼:“傳!”
帳簾撩開,家兵闊步入內,上呈三枚竹筒。
李牧當先拿起擔負薊城守備重任的李鮮的竹筒,拆開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