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外客雲集,嬴政就覺得此事很可能與呂不韋有關。
當嬴政站在宮牆門樓上時,他的這個猜想得到了印證。
放眼望去,盡是呂不韋的舊日臣屬!
嬴政沉聲發問:“諸位愛卿雲集於此,所為何事?”
一眾侍郎迅速衝向人群,站在人群之內充當雙方的傳聲筒。
孫寧上前一步,拱手而呼:“啟稟大王,臣等非是雲集於此。”
“臣聽聞文信侯奏曰:當今大秦當寬政緩刑、休養生息。”
“臣身為諫議大夫,以為文信侯所奏實乃大善之言!”
“臣聽聞此訊後激動不已,故而求見大王,願附文信侯之議!”
孫寧首先排除了非法集會的定性。
身為臣子,聽說了一個對國家大有利的諫言,激動的趕緊跑過來說這個諫言沒毛病。
我這完全是因為太熱愛大秦了啊!
周煥等人也齊齊拱手:“臣等皆為附議而來!”
嬴政略略頷首:“寡人知之,退下吧。”
孫寧卻頂著莫大的壓力再次拱手:“啟稟王上,臣還有奏。”
“文信侯為相之際,我大秦固然累戰,卻屢破縱約。”
“便是大戰之際,我大秦依舊黔首安樂、國力精進。”
“而今昌平君為相,多國縱約而伐秦,於戰之際我大秦國庫空虛、入不敷出、各地凋敝。”
“故而臣諫言,請文信侯還朝為相!”
呂不韋為相時期,大秦的戰爭並不少,烈度也並不低。
但大秦的國內局勢卻比熊啟為相時期好了很多。
和平時期熊啟的手腕如何,現在還不得而知。
但論戰爭時期的能力,呂不韋確實明顯強過熊啟。
故而周煥等人毫無壓力的拱手附和:“臣等附議!”
兩千餘人的呼聲傳遍四周。
狀似逼宮!
但不同於透過辭官、自殺等手段進行的逼宮。
他們只是在向嬴政預演一個未來。
一個呂不韋回朝之後,當呂不韋和嬴政的政見出現衝突時必將出現的未來!
倘若嬴政願意接受那個未來、召回了呂不韋。
那麼在場所有人以及不在場的更多人都會迅速歸於呂不韋麾下。
讓預演化作現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