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夫臉上最後一抹笑容也隨之散去:“幾日之後?”
“長安君未免過於輕視我宛城守軍!”
嬴成蟜眺望著宛城方向,語氣間很是感慨:“本君從來都沒有懷疑過韓軍的威武。”
“昔趙武安君蘇季子(蘇秦)曾言:天下之強弓勁弩,皆自韓出。”
“溪子、少府、時力、距來,皆射六百步之外,韓卒超足而射,百發不暇止,遠者達胸,近者掩心。”
“韓卒之劍戟,皆陸斷馬牛,水擊鵠雁,當敵即斬堅。”
“韓卒之勇,被堅甲,蹠勁弩,帶利劍,一人當百,不足言也。”
“誠然,此言有對韓王的奉承。”
“但世人皆知,韓軍勁也!”
聽著嬴成蟜的話,騰夫心中很是苦澀。
曾經的韓國也闊過。
襄陵之戰中,魏國主帥龐涓被俘、前軍盡沒,韓國出兵助魏國,打退了齊宋衛聯軍,逼迫十二國諸侯俯首。
戰國時代對韓國的普遍稱呼是什麼?
勁韓!
韓國的重灌步兵和弩手真的很能打!
但曾在天下間赫赫有名的韓軍,怎麼就成了現在這般樣子?
騰夫強撐著心氣,沉聲開口:“既知韓軍勁也,長安君何必來攻?”
“不若趁早退去,也免得秦軍傷亡慘重。”
嬴成蟜看向騰夫:“本君從未小覷過韓軍,但本君不得不小覷韓國!”
“世人皆知,若韓國與強國結盟,韓軍由他國指揮,則韓軍乃勁敵也。”
“但若韓國獨戰……呵呵~”
嬴成蟜沒有言明,答案卻不言自明。
韓軍在數次五國伐秦之戰、襄陵之戰等聽從他國調遣的大戰中表現的都非常優秀。
但在由韓國主導的戰爭中,韓軍卻是連戰連敗。
每一次戰爭的失敗肯定都有著專屬的理由,但卻也讓人不由得懷疑。
韓軍還是那個韓軍,怎麼換了個主導的朝廷之後戰力差距就那麼大呢?
騰夫雙眼凌厲的看向嬴成蟜,發出威脅:“長安君欲試我宛城刀鋒利否?”
嬴成蟜根本沒理會騰夫的威脅,只是繼續訴說:
“各國變法無不自‘法’入手,唯韓變法由‘術’入手。”
“申不害的變法完全依賴君王,正所謂一言正而天下定,一言倚而天下靡。”
“韓昭侯乃雄主,以此法壯韓國,但自韓昭侯之後,韓國可還有雄主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