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實際上,吏部並不能完全掌握銓選大權,因為,官員的榮辱升降,本是天子之權,吏部不過代行而已。
銓選大權,細分下來,可分為官職轉調與官員考核兩項基本權力。
但是遺憾的是,這兩項權力,吏部都不能徹底掌握。
先說官員考核,無論是京察,大計,還是針對普通官員的考滿,都是由吏部主持,都察院協理。
甚至於在大規模的考核當中,都察院是直接參與其中,貫穿全程的,一旦考課的結果,督查御史有所質疑,那麼便需要進入複核的階段。
至於官職轉調,更不用說,吏部根本不可能掌握的了。
名義上來說,官員的升遷罷黜,都要經過吏部的核準,但是在實際操作當中,卻並不完全是如此。
因為是代行天子的銓選之權,所以理所當然,其權力本身來自於天子。
所以,在吏部的正常銓選之外,由大臣舉薦,天子核准,直接進行官員調動的方式,也是完全合理合法的。
當然,前提是要遵守銓選的鐵則,比如說,不能讓一個沒有功名的武將來當兵部尚書,或者說僅憑聖恩,無憑無據的越品拔擢毫無實績的倖進之徒。
在這種情況之下,吏部的權力被一再壓縮,真正能夠掌握的,實際上只有那些門庭不夠強勢的三品以下的官員。
三品以上的大多數情況需要廷議,或者直接就是簡在帝心,門庭強勢的,越過吏部直薦天子,也是常事。
當然,這中間的情況十分複雜,很多時候,天子也會首先考慮吏部的意見。
但是終歸,吏部的權力是被分走了相當一部分的。
然而即便如此,憑藉著殘缺不全,被這裡瓜分一點,那裡拿走一點的銓選大權,吏部依舊穩居六部之首。
不過,王文這個吏部尚書,有些時候也會比較憋屈就是了,畢竟,選授官員本是吏部執掌,但是誰沒事都來插一槓子這種感覺,真的不怎麼好。
但是,以往的時候,他也沒什麼辦法。
因為,人家的奏疏都是直接遞到了天子的案頭,經過天子點頭的,吏部難道還敢不從嗎?
所以,哪怕貴為天官,也是有煩惱的。
可是,如今天子的這句話,卻無異於給吏部了一柄尚方寶劍。
雖然依舊不能改變朝臣越過吏部直接舉薦的舊習,但是,吏部手中總算是有了鉗制的措施。
要知道,往常的時候,這種舉薦方式拔擢的官員,在考核的時候,和其他普通的官員一樣,都是三年一考,九年考滿。
但是如今,吏部卻有了額外的考核權,而且,天子說的明明白白,考核不合格,連退回原職的機會都沒有,只能降品待選。
如此一來,朝臣們再舉薦或者被舉薦的時候,都必定會更加小心謹慎,如果不是真的能力人品都是上上之選,是不會輕易舉薦的。
所以,王文這個吏部尚書,自然是高興的很。
朱祁鈺看著王文紅光滿面的樣子,不由有些無語,但是也沒多說什麼,略一停頓,待王文退下,旋即便又叫道。
“都察院?”
“臣在。”
陳鎰大步上前,在殿中拱手侯旨,眼中也隱隱有期待之色。
毋庸置疑,天子授予吏部新的考核之權,是為了抑制黨爭,避免朝臣肆無忌憚的提拔無才無德的親信之人。
但是,可別忘了,監察百官,本來可是科道的活兒!
“自即日起,風憲御史,准以結黨營私之罪參劾朝臣,朝廷地方,文武百官,凡有因私恩廢公義,因諂媚上官,爭權奪位亂朝廷政務,是非不分者,查實後,具以結黨營私罪參劾。”
“臣領旨,必不負陛下所託。”
陳鎰拱了拱手,面色堅毅。
不得不說,這道詔旨,對於科道風憲來說,也是個好訊息。
要知道,和剛剛給予吏部對受舉薦官員的年考權力不同的是,對於都察院的這道詔旨,天子沒有加任何的限制條件。
換句話說,朝廷百官,皆在監察範圍之內,非只有被舉薦拔擢的官員。
只要是有爭權奪位,擾亂朝堂政務,或是因私人關係而亂公義之人,科道言官皆可參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