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往起義軍聚集地的路途中,柯洛爾問出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為什麼多年來保持中立的光明女神教會,如直接性地參與到戰爭之中。
沙飛並沒有給出他一個確切的答案,而是告訴了他們一種在大陸上比較流行的推測。
大概從萬年前開始,光明女神幾乎都不曾顯現過神蹟,即便偶爾有個神眷者,在聖級之中,都難談無敵,更遑論是飛昇為神。
大概兩年前,在寒冰山脈的光明女神之寬恕震撼大陸,教會也曾派出大量的神職人員去尋找,卻始終沒有線索,民間早就對此事議論紛紛,覺得光明女神是不是拋棄了教會。
教會自是無力請光明女神來作證,而且近些年來,神職人員的作風越發奢靡,貴族還有國王管著,各地的主教可不在乎是否在神靈的注視之下,花天酒地,紙醉金迷,每年都要爆出幾件教會的醜聞,各地的行政官拿他們沒有辦法,只得向教會高層抗議,卻每次都是高高舉起,又輕輕落下。
在光明女神教會參戰之後,各地都在瘋傳,當代教皇不再滿足於一個宗教領袖的地位,想要成為大陸實際的統治者,與三大帝國並列,甚至凌駕於三大帝國之上。
論強者的數量,光明女神教會並不比任何一個帝國少,信徒也是如此,落日帝國作為一個不尊神靈的國家,正是光明女神教會擴張領土的好去處,教皇在等著各大勢力殺個兩敗俱傷,再出面坐收漁翁之利,一舉統治落日帝國的大片疆土。
而且,這並非是教皇的一廂情願,在教會中,有不少人都夢想著建立一個政教合一的帝國,各地的主教影響力再大,也不敢公開違反教典,但如果光明女神教會成為了一個帝國,則傳教和行政自要劃分成兩個系統,到時候一些主教就可以正大光明地成為貴族領主,享受貴族的待遇。
雖說一切是沙飛的道聽途說,但柯洛爾卻覺得有幾分道理,即便在帕丁城之戰,光明女神都沒露過面,大陸上不會沒有質疑之聲。
宗教是其興也勃,其亡也忽,一旦信徒覺得光明女神不能保佑他們,便不再會自願貢獻錢財,光明女神教會在俗世中的勢力就會轟然倒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允許教會在自己國家內部建立軍隊和稅收。
除非教會其他派系的人能接受苦修派般的生活,否者光明女神教會絕不能允許信徒“不交錢”。
柯洛爾深知,在生產力如此落後的世界,試圖建立一個政教合一的帝國是相當狂妄的舉動,沒有一個國家的民眾能在負擔正常稅收的同時還交得起宗教稅。現在的教皇領,還要依靠羅曼帝國和小國家的捐款,才能擔得起大陸花園的美譽,否者花園早就被用來開墾,耕種糧食。
而一旦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民眾對神靈的信仰也會急劇下降,大多數民眾信仰神靈是由於在生活中看不到希望,期盼神靈的拯救,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更願意相信,除了拜神之外,還有其他方式,可以爭取到更美好的未來。
只是從宇宙的各個位面來看,魔法世界的文明發展都並不快,因為魔法實在太過“萬能”,以致於鮮有人去思考怎麼透過科技解決問題,即便偶爾出現了一點科學的萌芽,可在神奇的魔法前也太過無力,而被淘汰出局。
有句話叫“富人靠科技,窮人靠變異”,就是這個道理,在沒有科技的世界,修煉也未必不能說是一種另類的“變異”。
當代光明女神在位時間也算是相當漫長,應該早就過了需要信仰之力的階段,卻也沒有將神位傳下的徵兆,用人世間的說法,就是老皇年事已高,卻並未定下儲君之位。
光明女神教會在逐漸失去靠山與效忠物件,不得不去思考未來何去何從,最好的辦法,就是從教會轉化為帝國,成為信徒們真正的領袖。
帕丁城一戰,是提升教會威望的一個絕佳機會,在光明女神沒有出手的情況下,光明女神教會的神職人員擋住了死亡之主的侵略,不正說明,即便沒有光明女神,教會也能守護大陸嗎?
當然,這些話光明女神教會絕不敢放在臺面上說,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過程,讓民眾從信仰光明女神到信仰光明女神教會,需要的不僅僅是時間,還要有各方面潛移默化的影響。
思索清了其中的利害關係,柯洛爾不免有些悲傷,作為柯洛爾·莫里亞蒂,他並不願意相信光明女神教會是想在俗世中爭權奪利,可他也有著卡諾位面柯洛爾記憶,其中教會的種種惡行告訴他,這極有可能是真的。
現在的問題在於,他要何去何從?去與教會對抗嗎?一切還停留在猜測的階段,就算教皇和一部分主教真是這麼想的,也沒有公開說出來,他有什麼理由去對抗教會?柯洛爾都不太清楚,自己是否應該露面,從沙飛口中,他得知,在教會的宣傳中,帕丁城的守護者們全員陣亡,無一倖免,可在自己“死亡”之前,明明看到死亡之主已無力再戰,又有什麼能威脅到塞拉的生命?
不知不覺間,柯洛爾隨沙飛來到了一座山洞外,一支弩箭釘在他們腳下,守夜者喝問道:“什麼人?”
“塵埃滿天。”沙飛對出了暗號,隨著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響,草叢中鑽出了兩個民兵打扮的人。
“沙將軍,你可回來了,首領一直沒睡,始終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