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拳與正握拳不同,打擊力主要集中在指節,適合用於攻擊各處關節及穴位。
向乾這一拳,不偏不倚地搗在了強寶的血海穴。
膝側之血海,如肘畔之曲池,都是人體神經最為集中的生理弱點,並非任何後天鍛鍊所能彌合的。
這一拳中的,強寶只感覺半身劇震,一陣酸爽如電流一般沿著神經逆衝腦幹。
他頸後一涼,全身打了個哆嗦,若不是被向乾一把扶住,幾乎又要跌倒。
可是向乾這落手的地方,再次將他的琵琶骨攥住,和方才打招呼時一招制敵的落手處一般無二。
“還要不要再試試?”,向乾將強寶的身子輕輕向後一推,兩人再次拉開距離。
這一次強寶不取拳而取腿,所謂一寸長,一寸強,腿上的力道,遠非手上那些花把式所能抵擋。
向乾自然不會自負到伸臂去格擋腿擊,這都是不懂格鬥的毛貨幹得蠢事。
只要對方掌握基本的踢腿發力,那麼在兩三個重量級差之內就根本不可能做這種嘗試。
向乾趁著強寶轉身踢腿的空檔,趟步近身,一步就滑到了強寶身前。
被人近身是腿法的大忌,強寶根本來不及收招,就被對方的肩頭一靠,失了重心。
這只是八極拳最基本的步伐,卻能一招破敵。
強寶的身形晃晃悠悠,又是被向乾扶住,所扶之處還是琵琶骨下的罩門。
強寶這次可是真服了,雙手抱拳,躬身行禮認栽。
“我剛才打的套路,你可都認識?”
強寶點了點頭,“都認識,我也都學過。但,實戰的時候就是打不出效果。”
“那是因為沒有人教你怎麼打。能下苦工是好的,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下苦工,不知道在哪裡下苦工,怎麼可能進步。”
“向指導教訓的是!您看我……”
“不用叫我向指導。看看你這底子,這腱子肉,嘿,比我好太多了。
所謂武雖然只有一字,但卻包含了許多方面。
它包含了德,包含了禮儀規範,包含了哲理,包含了強身健體的法門,當然也包含了格鬥技巧。
可是世人偏偏之喜歡從格鬥技巧這一個方面來評判武,是非常片面的。
但既然如此,我們就先說格鬥吧。
格鬥本身就是一種綜合運動,武術所謂的術並不是他的唯一方面。
格鬥依靠的是能力,判斷和對局勢的理解。
能力就是是我們的速度,力量,反應。
你主修格鬥,和你學習武術的意義是不同的。
主修格鬥就代表你一定要具備能力上的基本素質,要有力量,抗擊打。
但是武術是可以幫助格鬥的。
首先,傳統武術都有其核心哲學和思路,可以用來幫你判斷及掌控場面局勢。
而現代格鬥的哲學顯然較為功利,就是研究如何發力擊中和ko,實用性強,極易速成,但是受到人體自身素質的侷限也很明顯。
而傳統武術更多探討的是如何合理的運用力量,尋求戰勝強敵的可能。
在格鬥理論上,這是極限流與無限流的區別。
其次,武術套路鍛鍊了你的柔韌****性,訓練的是條件反射。
當你在和對手過招的時候,手腦的協調往往沒有辦法幫你及時做出反應,擋住對方雷霆一擊,
或者說,你僥倖擋住了,但是你的姿態體態已經無法保持最佳狀態,沒有辦法抓住空隙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