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也是,不過是秋後的螞蚱,在咱大明面前,蹦噠不了幾年了。”
“等風雪你的網織成了,咱們直接收網,把這些不服朝廷,擾亂大明的傢伙,一網打盡。”
朱標冷冷開口。
“對了風雪,既然現在我負責推行科舉改革,你負責推行那個什麼,嗯,產業構建。”
“科舉改革的下一步,我打算在下次秋闈的時候給加進去了。”
“你記得把書寫出來。”
朱標隨即又對著蕭寒道。
“好說。”
“等過幾天,我就開始編撰《大明經濟學》和《大明工學要術》,我知道伱在想什麼。”
“放心,一定儘早給你,讓你在這之前,有著足夠時間進行了解。”
“畢竟,咱老朱家的經濟意識出了奇的差我也是知道的,你要是哪裡看不懂,可以直接來問我。”
蕭寒嘴角勾起。
“你這話…雖然是真的,說的很好,下次別說了。”
朱標嘴角微微一抽。
“對了,我這邊培育優質水稻,需要一批實驗田,等荒地開出來,記得給我一片。”
蕭寒對著朱標說道。
“要多大的。”
朱標問道。
“幾百畝吧。”
蕭寒蕭寒說道。
“那不用等開荒,我這兒就有。”
“你等我回去,就給挑選幾百畝最優質的大明良田,作為實驗田。”
朱標說道。
“這個倒是不用,作為實驗田,最重要的就是能體現出實驗效果。”
“如果都是肥力頂尖的水田,會導致實驗得出來的資料偏高,所以你這邊給我平均水平的水田就好,最好不同環境的都能安排一下。”
“另外,我還要一些機靈一些的民夫,最好能懂一些大明農學要術的。”
蕭寒再度開口。
“這個有些難度。”
“畢竟大明農學要術這東西,看過的不少,但是要說精通,確實不多。”
“不過前兩天春闈,有不少想考大明農學要術落榜的。”
“多的沒有,幾百人吧。”
“要不我給你開一道聖旨,你直接把他們召集起來挑選一下?”
“反正,他們很多人都是單程來應天府,現在跟著流民一起領賑濟糧呢,在金陵這裡帶著也是白白消耗糧食。”
朱標對著蕭寒道。
“哦!”
“這兩天太忙,居然把他們忘了。”
“行,你明天把他召集起來,發一個聖旨吧。”
蕭寒點了點頭。
這段時間確實是太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