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躍飛似乎失蹤了……
當然這是餘芳誇大其詞的說法,郝躍飛其實是被一個年輕人請走的。
郝俊大致不能從滿腹抱怨的餘芳嘴裡打聽出年輕人的身份,但腦海中卻有著那麼一絲線索。
第二天早上,他就急匆匆地乘車趕往蓮花市區,在公用電話亭中按照餘芳給的紙條上的電話號碼打了過去。
接電話的是一個蒼老的聲音,郝俊感覺依稀有些熟悉,只是腦海中一時半會也想不起來,不過,他更多的是關心郝躍飛此刻的狀況,也無暇去追究這些許小事。
很快電話就交到了郝躍飛的手中,聽著對面熟悉的聲音,郝俊懸著的心才漸漸放了下來,急急忙忙問清郝躍飛所在的地點,便飛奔而去。
雖然蓮花市這座海濱小城一年一變,三年一大變,但他還是在縱橫交錯的老城區找到了郝躍飛口中的雲林路33號院。
這裡始建於70年代,道路相對新城區開闊的馬路來說,狹小很多,不過,年歲一久,道路兩旁的樹木卻都是鬱鬱蔥蔥,蒼翠欲滴,即使在豔陽高照的天氣,漫步於其間,還是能夠感受到陣陣綠幽和清新之意。
此時的郝俊無暇去欣賞這座城市在整體拆遷之前保留的這分愜意與舒適,在05年蓮花市開始整體規劃之後,居民住房都開始向外郊搬遷,到了08年底,幾乎就看不到這種70年代留下來的老城區別樣的景緻了。
只是在翻來覆去之後,郝俊終於確認眼前這座古樸的三層別墅就是他的目的地。
坐落於林蔭深處的,只能看到房屋一隅的別墅,完完全全用鮮紅的磚塊累積起來,沒有一絲外表上多餘的裝飾。
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這多少是一種寒磣的表現,畢竟能夠在七十年代就能在市中心擲下一座別墅的家庭卻沒有為別墅修一下邊幅,有些可笑和令人無法領悟。
不過,在郝俊後世的眼光來看,這裡綠茵深邃,紅綠相襯,美不勝收,若不是郝俊此刻只是一個身無分文的少年,他不介意擲下豪金,購下這座美麗的別墅,即使舊城區的改造不可阻擋。
給郝俊開門的是一個三十來歲的高個男人,笑起來讓人如沐春風,郝俊就猜測眼前這位就是老媽餘芳口中“拐走”老爹郝躍飛的帥小夥,果然不是一般的有資本,絕對是餘芳這類中老年父女的殺手。
郝俊不知道怎麼去形容這個男人的相貌,用他的話來說,把這個男人扔在電影裡面,就是一個典型的正面人物。
阮曉用審視的眼光看著眼前這個穿著“土氣”的少年郎,他識人無數,一雙火眼金睛爐火純青,幾乎沒有走眼的時候,可是,這個少年似乎太過普通,平凡到讓人無法深刻去記憶,即使顧老先生一再讚揚,卻還是無法動搖阮曉對自己眼光的自信。
他輕輕讓開一步,笑著道:“你就是郝俊吧,你爸在裡面呢,快請進吧!”
郝俊這才有機會仔細打量起這座讓他心動的別墅裡面的裝飾,眼前這個三十歲的男人太過耀眼,總是莫名地會把人的眼光都吸引到他的身上,這也許就是所謂的氣場吧,郝俊如是想。
亦步亦趨地朝前走著,整座別墅裡的裝修風格依然延續著七十年代初的整體流行趨勢,房間崇尚大氣明朗,傢俱的顏色比較單一樸素。
牆壁上懸掛著一些書畫作品,郝俊的眼光有限,瞧不出其中的價值,不過,隨意的幾眼看到的都是耳熟能詳的一些大師的作品,至於真偽,已不是郝俊該考慮的事情。
房子的裝修風格不是郝俊喜歡的型別,唯一讓他喜愛的就是連線上下層的旋轉樓梯,扶手的材質是大理石,這應該是後期加上去的,多少與房間整體的色調、格局格格不入,郝俊暗道這別墅的主人看來並不怎麼喜愛這裡,這扶手採用楠木質才最為上成。
阮曉多少有些失望,他是懷著一顆好奇的心給郝俊開門的。
只是這個少年太過普通,走進房間又像一個好奇寶寶一樣左右打看,與顧老先生口中的智慧大方、見識卓遠、精明強記、少年老成的天才完全就是兩個形象,他卻是不知,郝俊這般仔細地參觀著別墅,是因為心中惦記著拿下這座屋子的“貪婪”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