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希望總有人還天天惦記著他的妻子,可景天照那人,確實有這樣的心思,他不得不正視。
顧知夏煩躁道:“這麼說起來,我就更不能去見他了,免得見了面,那人又生出什麼么蛾子來。”
“在這麼多人的眼皮子底下,想來他也是不敢的,不過,”楊志安點了點頭,“你不去也好。”
“哦,我明白了,你從一開始就不想我去,方才那番話就是故意說給我聽的,是不是?”
楊志安笑道:“想不到竟被你看穿了?我自然不希望你去見他,畢竟你們之間有過不少過往。”
“你難道還信不過我?”顧知夏想起當年的事,心裡有些不舒服。
那時這人還以為她對景天照生過情呢。
兩人說了會兒笑,顧知夏擺正神色說:“說回正事來,明天我還是去的好,反正兩軍交戰,終有一天會見到,或早或晚都一樣。”
“好。”楊志安答應,“不過到時候你要聽我的,不準衝動,做出什麼事來。”
到了約定的日子,楊志安和顧知夏帶著幾十個護衛出了嘉林關,往十里亭奔去。
路邊的亭中,景天照已經等候多時,四周只有幾名護衛在。
景天照聽見馬蹄聲,站起身來相迎,兩人下了馬,緩步走進亭中。
“多年不見,兩位別來無恙啊?”
顧知夏跟在楊志安身後一些,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楊志安則道:“無恙,岐王如何?”
“本王好得很呢。”景天照笑得開懷,領著對方於石桌旁邊坐了,目光卻時不時地往顧知夏那邊瞟。
顧知夏不想跟景天照坐在同一桌,便在後面站著,面無表情。
“數月前大榮軍大敗,我軍入駐西林關時,本王便猜想,那小皇帝萬般無奈之下,肯定會將你召回來,領兵與我相抗,我在此已經等候你多時了。”景天照用譏諷的語氣說。
楊志安也沒放在心上,反而笑了笑,道:“我皇不計前嫌,將我召回,乃是為大局計,我自當鞠躬盡瘁,報答皇恩,以最短的時間,將敵軍趕出西林關,還大榮百姓一個安寧天下。”
景天照大笑兩聲,說:“楊丞相真是有志氣,可你是否想過,現今我大岐有二十萬兵力,而你手裡只有區區十二萬,而且其中還有部分傷兵,如何跟我打這仗?”
“以少勝多的前例不在少數,用兵在精不在多,在下有信心。”楊志安從容道。
“哦?你這自信會不會太滿了點?”
“怎會?許多年前,我不就以少勝多過一回,將你十幾萬岐軍打得七零八落,幾乎全軍覆沒嗎?”
想起當年那幾仗,景天照就恨得牙癢癢,那時要不是他疏忽大意,中了驕兵之計,楊志安豈能那麼輕易將他擊敗?
他的面色變了又變,好不容易才恢復如常,他扯開唇角道:“你要知道,好運並非每次都能站在你這邊。”
“或許吧。”楊志安保持微微的笑意,“但我相信,上天總是有眼的,會站在正義的一方,而不是助紂為虐,放任主動挑起戰端的人作惡。”
此戰是岐國先挑起的,自是岐國理虧,景天照雖然表面理直氣壯,實際上也知道自己有違天道,難免有些心虛,當楊志安說出口時,卻有些惱羞成怒了。
“岐王此番邀我前來,就是為說這些毫無意義的話嗎?”楊志安又問。
景天照冷笑道:“當然不是,本王之所以約你在此見面,是想給你一個忠告,你最好儘快離開,不要再摻這蹚渾水,否則將來死無葬身之地,可別怪本王心狠手辣。”
“這個,在下恐怕不能答應,”楊志安毫無懼色,“身為大榮的丞相,保家衛國,乃責無旁貸,在退敵之前,我是不可能離開戰地的。”
“好,既如此,咱們就戰場上相見吧。”景天照眼中釋放出殺氣。
“好。”
楊志安起身欲走,又聽景天照道:“本王想與尊夫人單獨說幾句話,不知可否?”
單獨?
顧知夏皺起眉頭,顯然不樂意,但若不答應,又顯得怕了景天照,思來想去,她還是衝楊志安點點頭,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