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現場回到昨晚十點左右,死者女兒因為感冒,在安頓好死者休息之後,便和死者女婿一起離開,走之前還特意確認了一下煤氣是否關閉。
而死者因為作息習慣,不到四點便起床熱飯,因為鍋裡的飯菜,死者所處的位置,可以證明當時煤氣並沒有洩露,不然死者之前必然會煤氣中毒。
就在死者開啟煤氣罐開關準備熱飯菜的時候,不知是什麼原因,無意中拉動了煤氣導管,斷開了煤氣導管和灶臺的連線處。
因為煤氣導管的斷開,死者在第一次開啟灶臺開關的時候,並沒有打著灶臺,因而造成液化石油氣洩露,由於死者歲數大,又患有腦年痴呆,並沒有第一時間發覺液化氣的洩露。
這才導致悲劇的發生,當死者發現鍋裡飯菜還是涼的,準備重新撥打灶臺開關時,液化氣洩露已達爆炸臨界值,當死者第二次開啟灶臺開關的一瞬間,爆炸便發生了。
對於這個結果,陳海心裡清楚,這是最好的的解釋,火災調查雖然不能百分之百復原現場情況,但是根據現場遺蹟,以及周邊調查走訪,一切總會水落石出。
陳海望著窗外,太陽漸漸起來了,淡藍色的天幕,彷彿被舞臺上的燈光照亮了,東半邊塗上了一摸亮晶晶的硃紅色。
陳海低頭看了看手腕上的手錶,快七點了,上班的人也陸續變多。
雖然人們在路過事故民房時看到門外的警戒帶而感到詫異,但是因為之前處置得當,現場並沒有死者家屬的哭鬧而沒有造成圍觀。
最後在和於海斌確認過死者的社會關係後,陳海更加確信,這是一起安全事故。
在調取影片監控後,於海斌根據安排,和轄區民警一起詢問了當地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周邊鄰居,以及死者的親屬。
一切都和死者女兒及女婿的描述相吻合,可以徹底排除他人放火的可能性,而這也意味著這起火災要由消防大隊調查到底。
在和刑偵大隊李勇交換意見之後,刑偵大隊同意事故分析,並答應一週內給出表面屍檢報告,而事故現場由消防大隊全面接管。
在貼上好封閉火災現場公告之後,陳海便帶著相關人員回到大隊做火災調查筆錄,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中午近午飯前,陳海在黃劍星,於海斌,魏帆幾個文員的協助下,終於製作完成了火災調查的筆錄,從凌晨四點出警,到做完所有筆錄,已經過去近八個小時的時間。
陳海中午隨便吃了點午飯,到頭就睡著了,世人只看到,衝在滅火救援戰鬥的一線官兵。
殊不知,在他們的背後,還有一群人,在每場火災事故過後,抽絲剝繭,尋找線索,默默的調查著火災事故發生的原因,給事故之所以發生一個答案。
要知道,一起火災調查尤其是重特大火災的調查,火調人員要經過艱苦勞動,付出大量的時間與精力。
從現場勘查、調查詢(訊)問、到必要時的火場物證技術鑑定和模擬實驗等都需要火災調查人員的親力親為。
在火災調查人員獲取了大量實物、文字、圖片、照片、錄象等資料資訊後,火災調查人員還要分析歸納出,哪些資料資訊對於火災原因的認定起著重要的證據作用。
而這一切的目的不僅僅是對火災事故作出一份調查報告,更重要的是透過火災事故的原因分析,教育大家,避免事故的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