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報的警吧?你能說說當時看到什麼情況?最好說詳細一些!”問話的不是別人,正是消防大隊文員黃劍星。
按照陳海的吩咐,黃劍星找到派出所,根據報警電話,第一時間找到報警人。
根據調查,報警人是事故民房二樓的住戶,火災發生的時候,二樓正在根據當地習俗,進行搬家儀式。
“我們大概凌晨三點開始作儀式,大概四點左右,聽到樓下傳來很大的一聲爆炸聲,我們趕緊下來看了一下,就看到一樓著火了,然後我們就馬上報警了!”報警人李先生邊比劃邊說到。
雖然入職消防才一年多,但是因為鳳川大隊幹部人員太少,文員經常協助幹部製作現場筆錄,相對也積累了一些經驗。
聽到報警人,對於火災現場的描述,黃劍星敏銳的發現,或許這是一個重要的線索。
在對報警人的描述進行簡要記錄後,黃劍星又問了當時發生火災,現場物業的值班人員,以及路過的居民,根據描述,情況大概一致。
黃劍星在對比現場幾個目擊者的描述後,可以確定樓上的報警人為最早發現火災人員,也不猶豫馬上帶報警人向陳海彙報情況。
陳海剛掛掉和李勇的電話,在電話裡陳海確認了兩件事情,第一,死者背部是否有撞擊傷;第二,死者背部是否有牆面塗料的殘留物。
正如陳海的猜測,死者脊背果然受到嚴重的撞擊傷,同時後背的衣服上殘留有白牆的白色塗料殘留物。
“陳參,你先出來一下,我找到了第一報警人,火災發生的時候,他發現一些情況,我覺得你可以聽一下!”就在陳海剛掛掉電話的時候,門外就傳來黃劍星的聲音。
“好的,稍等一下,我馬上出來!”陳海吩咐魏帆對牆面和煤氣灶以及液化氣罐進行細項拍照,便推門走了出來。
聽完報警人李先生的描述,陳海心裡更加確定了之前的判斷。
但是僅僅靠判斷是不夠的,在聽完報警人的描述後,陳海安排劍星再去和派出所一起,對死者的社會關係進行一下調查。
在聽完報警人的描述後,陳海心裡更加確定了之前的猜測。
再次進入火災現場,陳海閉上眼睛,現場的一切在陳海腦中開始重現,時間倒流到爆炸之前,也就是臨晨四點之前。
在陳海的腦中,死者大概三點半到四點左右起床,穿好衣服褲子,將剩餘飯菜放在鍋裡,添水後開啟灶臺上的開關,導致發生爆炸。
因為爆炸的衝擊波,致使死者撞擊廚房對面的牆面,身體遭受多處暴露傷當場死亡,而爆炸引燃室內可燃物,造成多處火點。
可是還有一個問題,為什麼開啟灶臺開關就會發生爆炸?
答案只有一個,在死者開啟灶臺開關前,已經發生了煤氣洩露。
而在如此小的空間內,只要煤氣洩露達到1.7%~9.7%的濃度,開啟煤氣灶的瞬間,必然會引起爆炸。
陳海睜開眼睛,再次走到灶臺和煤氣罐前,進行仔細檢視。
之前陳海就已經檢視過煤氣罐,閥門是開著的,透過仔細觀察,煤氣罐的罐體下部三分之二的罐體有嚴重灼燒的痕跡,而上部沒有。
因為液化石油氣比空氣重約1.5倍,所以陳海透過對比現場遺蹟,可以肯定火災確實是煤氣洩露造成的,而煤氣是如何洩露的呢?
陳海戴著手套,沿著煤氣罐的閥門檢視煤氣導管,就在檢視到灶臺連線處,陳海發現了問題的原因。
之前說過,死者使用的是單頭煤氣灶,只有一根導管連線灶臺,而在陳海檢視導管的時候,陳海發現煤氣導管沒有連線在灶臺連線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