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老汪將舉報信交給陳海處理,三年多的相處,陳海對老汪的性格早已拿捏的清清楚楚。
這也是整個計劃能夠順利成功的關鍵一步,而陳海也並不是表面上的傻憨直,只不過是在如此環境下善於隱藏罷了。
晚上將近十點左右,陳海才風塵僕僕的回到宿舍,冬季的安昌市氣溫雖未達到零度,但可以說是異常寒冷,準確的說應該是透骨的溼冷,而陳海的內心卻異常火熱。
看著手中的舉報信,陳海心裡清楚,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中午老汪將舉報信交給他之後,陳海已經按照之前計劃好的,分別找了幾個人幫忙,一切佈置妥當之後這才回到宿舍。
室外的嚴寒抑制不住內心的熾熱,陳海不是聖人,也不是完人,也有自己的私心,可是更多的是為了無辜流血的消防員和對陰暗面的厭惡,在一切佈置妥當後,陳海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心中反而有些難以敘述的煩悶。
明天正好要對全市的文物古建築進行一次年底安全檢查,而清源山作為道家名山,特別是山頂的三清觀在安昌市一向香火鼎盛,既然心中有疑惑,或許明天可以向志順道長討教討教,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的陳海暗自思索到。
清源山與安昌市山城相依,是國家5A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由清源山、九日山、靈山聖墓三大片區組成,以老君巖、千手巖、彌陀巖、碧霄巖、瑞象巖、虎乳泉、南臺巖、清源洞、賜恩巖等為勝,總面積六十二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98米。
清源山在唐代“儒、道、釋”三家都有,逐步發展為多種宗教相容幷蓄的文化名山,時至今日,清源山被《中國道教大辭典》定為道教名山。
翌日,陳海早早起床,開車前往清源山,剛進入景區,見一方天然石頭上鐫刻著“青牛西去,紫氣東來”八個篆字。
再住前走是《天長地久》碑。《天長地久》出自《老子》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走進清源山,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老君造像,這個中國現存最大的老君像,堪稱天下第一,旁邊的石碑篆刻著“老子天下第一”八個大字。
他那樣超凡脫俗,那樣和藹可親,那樣淡泊寧靜,那樣飄然不俗,他甚至沒有眼珠,卻能讓人看到他那深邃的目光。
這位偉天的智者為什麼竟然“有眼無珠”呢?也許是因為“大象無形,大智若愚”,因此“大視”即是“無視”。
來到山頂三清觀剛好九點左右,陳海在出發前早已聯絡好志順道長,這會志順道長正在觀門外等著陳海的到來。
且看這志順道長,白髮蒼蒼,一襲青衣,手執拂塵,長且花白的鬍鬚在清風之下徐徐飄動,鶴髮童顏目光炯炯,他雖年七十有餘卻身姿挺拔有仙人之姿,好一位仙風道骨的世外高人!
“道長好啊,今年又是我來啦,一向可好啊!”陳海看到觀門外的志順道長,三步並作兩步,加緊走到志順道長身旁,雙手抱拳行拱手禮並熱情的問到。
“陳參謀,歡迎,歡迎,貧道這邊一直都好,今年又要煩勞施主過來給大家培訓宣傳了。”志順道長也雙手抱拳還禮笑著說到。
三清觀裡的建築雖然被時間抹上了一層陳舊,卻依然不減當初的輝煌壯觀。硃紅的大圓柱彷彿可以立起一片天,七彩的琉璃瓦閃著耀眼的光芒,不禁讓人有些眼花繚亂。
裡邊,每一座小觀裡都有一位道士在誦經唸佛,嘀嘀咕咕也不知道在唸些什麼,不過看旁人一副誠懇的樣子,我知道那一定很重要。
算起來陳海來安昌這三年,因為和老汪的原因,每年宣傳培訓這種相對辛苦的任務就交給了陳海去做,而陳海也欣然接受。
透過三年的接觸陳海和志順道長也相對熟悉,兩人見面寒暄過後,按照工作計劃對三清觀內的用火用電以及消防安全進行培訓,並透過實際操作,教授道觀裡的小道士如何檢查安全隱患及滅火裝置如何使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