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大捷
出人意料的是,崇禎沒有坐在御案後,而是站在乾清宮的門口,迎接著大步而來的李鴻基。
不等李鴻基行禮,他邁出乾清宮,親切地叫道:“鴻基,外面天涼,你快進來。”
小太監們都瞠目結舌,我的老天,連首輔韓僙也沒有這個待遇。
挽著李鴻基的手進了乾清宮,崇禎示意搬來兩把椅子。他和李鴻基對面而坐。他揮手斥退太監宮女。
崇禎的頭一句話就讓李鴻基驚得張大了眼睛:“鴻基,袁崇煥下獄,朕命你總領三軍。抗擊東虜。”
李鴻基沉默片刻,忽然直問道:“皇上,為什麼不讓袁督師統率三軍,臨陣易帥,兵之大忌。”
崇禎早就知道李鴻基有此一問。他馬上回答道:“袁崇煥引敵入京,攻擊滿桂,私下議和,種種行為有通敵之嫌疑。朕不能再用他。”
李鴻基急忙說道:“皇上,說袁督師引敵入京,攻擊滿桂,私下議和,毫無證據,臣近幾日天天和袁督師在一起,深知他一心為國,前兩日,他血戰沙場,箭透重甲,身負重傷。這樣的人怎麼可能通敵。大敵當前,我們不能自亂陣腳……”李鴻基還待要說,崇禎站起來說道:“正因為大敵當前,我們才不得不加倍小心。”
“皇上……”李鴻基剛一張嘴,崇禎馬上喝斥道:“這件事你不必再說了!”
李鴻基心中十分難過,他為袁崇煥不平。崇禎高高在上,只聽到一些朝臣的胡亂猜測,就把袁崇煥下獄,他為什麼不派人到軍中,到兩軍陣前切身調查一下,只要他調查一下,就會發現自己的決定是多麼荒謬。
崇禎走到李鴻基近前,撫其後背說道:“鴻基,朕知你是直性人,所以什麼也不瞞你。朕也不敢肯定袁崇煥一定通敵。但是,他可疑的地方實在太多。朕不敢把朕的命運,祖宗的江山交在這樣一個人手中。大敵當前,我必須用一個朕信得過的人。鴻基,朕信得著你!朕只信你一人!鴻基,跪下接旨。”
李鴻基心中閃電般轉過許多念頭,他知道,袁崇煥已經被下獄,以崇禎的性格,決不會因自己的勸說而放過他。畢竟,離袁崇煥被殺還有一段期間,眼下,掌握三軍指揮權,確實是 當務之急。只有掌握了三軍指揮權,他才能打敗皇太極,才能救出袁崇煥。”
他忙跪下,崇禎在牆上取下一把寶劍,親手放到李鴻基手上:“鴻基,朕命你代任薊遼總督,掛兵部尚書銜。總督天下勤王兵馬,和東虜決一死戰。這是朕親賜尚方寶劍。一切軍民人等,可先斬後奏。”
李鴻基只覺千斤重任壓在肩頭。但是,眼下正處於國家生死存亡的時刻,也是他命運的轉折點。他必須挑起這副重任。他接過寶劍。謝恩叩頭。
他說道:“皇上,臣出城之後,皇上一定要堅守城池,不論遇到何況情況,都不要出城!北京城堅固無比,只要嚴防死守,臣必使戰事有轉機。另外,臣馬上去讓人去火器匠人那裡,讓他們大量生產子彈,等臣離開後,臣會安排好人員往外送子彈,請皇上派人催促他們,日夜趕工。”
崇禎點頭同意。
崇禎又交待李鴻基許多事情,直到一個時辰後,李鴻基回到城外。
袁崇煥被捕入獄的訊息,不到一天,皇太極已經知道了。而且,更讓他振奮的是,祖大壽竟然不聽李鴻基的調遣,率遼東鐵騎離開京城了。李鴻基獨木難支,也率眾逃跑。
這一訊息,讓皇太極及其他滿族親貴快樂得就像過年一樣。皇太極馬上命人攻城,崇禎聽信李鴻基的話堅不出戰。只嚴防死守。
皇太極見崇禎死守不出,命兵馬四出,大肆燒殺搶掠京外的田莊商輔。因城郊的田莊商輔大都是高官貴戚及有權勢太監的產業,這些人,整日在崇禎面前哭訴。北京城的百姓眼見金兵勢大,怕城池被破,很多人大罵李鴻基誤國。
崇禎終於沒能守著諾言,派大同總兵滿桂出戰。滿桂當場被殺。
這一下,想不嚴防死守都不行了。許多人請崇禎下詔,派人到到獄中請袁崇煥寫信給祖大壽,讓祖大壽馬上回京救駕。崇禎馬上應允,立即讓人勸說袁崇煥。袁崇煥以大局為重,寫信召祖大壽回來。
可這時,祖大壽已經快回到山海關了。
皇太極在北京城外天天燒殺,到處都是火光,到處都是哭聲。北京城郊已經成了一個人間地獄。探馬不停地把各種訊息送到宮裡。崇禎又急又怕,他派人給李鴻基送口信,讓他馬上實施他的計劃。可李鴻基回信說,現在還不是時候,必須再等一段時間。崇禎失望之餘,忽又勾起以前的種種擔心,他一忽兒想把袁崇煥放出來主持危局。一會又想也許再等一兩天,李鴻基就會有捷報傳來。一忽兒又想也許李鴻基和皇太極說不定有私下交易,把自己矇在鼓裡。城頭每一次打炮聲都讓他膽戰心驚。有好幾次,竟然產生了幻聽,覺得千萬人馬殺進城來了。他害得趕緊叫旁邊的太監宮女們細聽。
直到太監宮女們一齊稟報說沒什麼動靜。他才緩過些神了,但馬上,又陷在恐懼的想像中了。
首輔韓僙,次輔錢龍錫幾次求見,請他放出袁崇煥,讓他戴罪立功。
他因著放出袁崇煥無異於承認自己的錯誤,所以一直堅持著沒有放袁崇煥。
現在,滿朝在文武都在攻擊李鴻基。而百姓當中,也有謠言,說李鴻基寫信中傷袁崇煥,皇上才把袁崇煥下獄,而起用李鴻基。
現在,李鴻基成了秦檜第二的人物。
十一月十六日,崇禎累得一夜,到早時晨時,他再也忍不住,伏在堆滿奏章的循
御案上睡著了。
昏睡中,他突然聽到有人叫:“皇上,李鴻基來信了。”
崇禎猛地抬起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