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嬪脾氣好,也是習慣了喬妃的笑裡藏刀:“娘娘說的是。”
喬妃哼了一聲,又看向景妃:“景妃姐姐出身高貴,可見過這病狀?”
“不曾。”令蘭答道。
喬妃討了個沒趣。齊嬪看到皇后愈發差的臉色,小聲提醒道:“喬妃少說些,皇后娘娘該頭疼了。”
喬妃回頭瞪了眼齊嬪,終還是閉了嘴。
殿中氣氛逐漸安靜下來,玉和望著皇后蒼白無神的臉,思量道:“皇后娘娘,可否讓我去探探大皇子的病情?”
皇后轉頭,眼中含著希冀:“公主會治病?”
玉和搖頭:“只是多年征伐,見過許多奇怪病痛,也懂了些醫治的方法。”
太醫中有人不屑冷嗤:“粗鄙之人,只知殺人,怎會懂救人?”
聲音雖小,哪逃得了淌過戰場的玉和耳朵?
嚴院判雖老,靈敏地感受到一道寒光射來,忙暗中揪了徒弟一把。成祿小聲痛呼,不敢吱聲了。
“若能得公主醫救,本宮感激不盡。”
玉和微微輻身,皇后親自將玉和引進屏障後。玉和伸手拉開簾帳,待看清患者形式,暗自舒了口氣。
還好還好,她會救這種病;還好還好,這位小皇子病症不深。
鬆氣的同時,玉和將手背撫上把上大皇子的脈,不由一驚,七歲孩童的脈博竟如此微弱嗎。
“你是誰?”小皇子輕聲問。
聽著孩子孱弱的聲音,玉和的心不由得揪起來,溫聲答道:“我是能治好你的姐姐。”
“咦,”孩子奇道,“可是父皇沒有你這麼大的女兒啊。”
玉和不由一笑,想了想回答道:“我呢,是你即將過門的嬸母。”
小孩兒的眼睛轉了轉,一副瞭然的神情,先是一副笑臉,又馬上焉了下去。小聲嘀咕道:“皇叔可花心了,皇嬸要看緊了。”
玉和一怔,頗有些無奈地笑了,摸摸孩子的腦袋。
見玉和放下簾帳起身,皇后忙上前問:“如何?”
玉和先是一禮:“皇后放心。我幼時曾得過這病,解藥正在我隨嫁的禮單裡,皇子只需和溫水服下,三日內定然痊癒。”
皇后喜上眉梢,還沒來得及感謝,玉和接著說:“不過這病還會傳染幼童,且治療期間不得飲辛辣之物,痊癒後手背長泡的地方還會留下疤痕。皇后怕是要多費心了。”
“多謝公主,本宮記下了,”皇后神色有些激動,不由握住玉和的手,目光懇切:“只是本宮不知,大皇子為何會染上這樣的病?”
玉和搖搖頭,一邊說著一邊扯回自己的手:“我也不甚清楚,多半是傳染來的吧。皇后可查查近些天大皇子同誰接觸了,或是用了哪位孩子的物品。”
皇后輕輕點頭,又道:“公主大恩,本宮難以言表。”
眾人散去時,嬉嬪走得慢點,快至殿門時,嬪妃中只剩她一人。嬉嬪停下腳步,回身走上前對皇后道:“臣妾有一事,不知當說不當說。”
皇后已收拾好了心神,對她莞爾一笑:“你說吧,本宮恕你無罪。”
嬉嬪欠身道:“臣妾實在擔心,這樣奇怪的病狀,誰知是不是親近之人帶來的?”
“這些本宮心裡有數。”
“娘娘,”嬉嬪勸道,“防人之心不可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