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百思不得其解,認為此舉仍是趙桓失心瘋的延續。
有些人聯想到徽宗皇帝禪讓一事,猜想這位官家是不是也想依葫蘆畫瓢,要將這爛攤子甩給趙模。
還有有些聰明人,思考之後,如李邦彥,隱約猜到一些趙桓的真正用意。
但此事既是國事,又是老趙家的家事,話題極其敏感,一個處置不當,便會埋下無窮的禍根。
是以群臣心中各有想法,卻沒有人敢貿然當眾開口,表示支援或者反對。
大臣們不敢表態,作為當事人的趙模,卻不敢不表態。
本來他不過是憑著一腔熱血,想為祖宗的江山出些力氣,沒想到天上會掉下來這麼大一個餡餅,或者說是一把利刃。
“皇兄,這可如何使得。晉王之封,臣弟實在不敢領受……”
趙模大驚之下,頓時一臉的駭然。
趙桓當然知道他在害怕什麼,輕輕的擺了擺手。
“朕這麼做,自有朕的考量,祁王弟無須多慮……”
“金人蠻橫,王弟此番前去,想必會百般刁難。朕今日賜封你為晉王,乃是便於你與金人議和,有了這層身份,想必他們也不會過份苛刻於你……”
“我大宋的江山如何得來,王弟應該十分清楚。正是我太祖太宗兄弟戮力同心,才能開大宋一百餘年之基業。如今江山危在旦夕,希王弟和朕能與太祖太宗那般,兄弟同心,共同匡扶我大宋。太祖太宗在天之靈,想必也會護佑我大宋……”
“原本這等大事,還需稟明上皇,由眾卿家合議。但事急從權,國難當頭,今日朕便直接做主了……”
如說之前大家還只是根據金匱之盟典故猜測,趙桓此時的話,算是說得很通透了。
“臣弟……,萬死不敢領受!”
趙模卻嚇得頓時跪倒,伏在地上一動不動。
“十一弟起來吧,這件事就這樣定了。冊書禮制,待王弟回城,朕再頒下……”
趙桓根本不容趙模推辭,很果斷的下了結論。
“去金營之前,朕還有幾句話,要當著眾卿的面交代。朕既然讓你去,便許你便宜行事。只要不是祖宗的江山,金人要再多的金銀,你都可做主……”
“只是望你念在祖宗創業之艱難,百姓生活之不易,能為我大宋省下一兩銀子,便省下一兩。不要在金人恐嚇之下,失了主張,輕易便答應他們的條件……”
“金人貪婪,若是你輕易答應,只怕他們得隴復望蜀,更是獅子大開口……”
趙桓這番話的字面意思,是讓趙模在議和時能夠據理力爭,儘量將大宋的損失降到最低。
在群臣看來,這很合情合理,沒有人想到他要拖延時間的真正用意。
“臣弟,定不辱使命!”
趙模帶著哭腔。
“朕乏了,去金營的一切事宜,便由晉王與幾位宰執商議著辦吧……”
趙桓將擺擺手,將衣袖一甩,也不等眾臣恭送,直接轉身進了後殿。
……
其實趙模與群臣都沒有想到,趙桓冊封趙模為晉王,還有更深層次的考慮,今日埋下這顆棋子,是在為長遠做打算。至於用不用得上,還要等過了眼前這一關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