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賺啊!
想一想,哪怕在馬競做出了示範的情況下,西甲的那些球隊,甚至包括皇馬和巴薩,他們都不重視球員的傷病,不重視球隊的醫療,不就是因為這種邏輯嗎?
就好像皇馬。
哪怕是前世作為皇馬的球迷,楊浩現在都無法理解,弗洛倫蒂諾簽下那麼多的巨星,花了那麼多的錢,為什麼就捨不得投入一些錢,花在球隊的醫療設施和專業醫療人員身上呢?
這就好像他無法理解,那麼多俱樂部,怎麼就沒人想過要為球員提供安置服務呢?
背後的邏輯,是不是就是楊浩說的,把球員當耗材?
那這種情況得等到什麼時候才好轉呢?
答案很簡單。
等到博斯曼法案,以及全球化流動所帶來的這一波人才紅利逐漸退潮了之後,再加上阿布拉莫維奇、曼蘇爾等越來越多的土豪湧入歐洲足壇了。
球星資源變得越來越緊缺,自然也就越來越受到重視了。
在這之前,他們都不會輕易做出改變的。
反倒是像馬競的這種做法,在很多人眼裡,妥妥就是另類,甚至就是傻X。
很多人多在問小希爾和塞雷佐,甚至連馬競的這兩位股東都在私底下問楊浩,每年投那麼多錢在這些事情上,有意義嗎?
幾百萬歐元投在上面,何必呢?
拿這筆錢出去,多買一名球星,它不香嗎?
楊浩給出的答案就是:“不出幾年,將來的你們一定會感激現在做出這個決定的自己!”
小希爾和塞雷佐都信任楊浩,於是也就不再多說什麼了。
而俱樂部的球員也都清楚地感受到俱樂部對待他們的態度,尤其是在轉會離開之後,他們能夠更加清楚地感受到那種差異,對馬競的印象也會更好。
這也是馬競軟實力的一部分。
……
11月16日晚,西甲第10輪,馬競客場挑戰西班牙人。
別看西班牙人現在排在西甲第18位,深陷降級區,可這支球隊依舊還是非常生猛。
在他們的主場,從來害怕任何對手。
比賽開始之後,西班牙人就集中大部分的力量在中場,圍剿馬競的傳控球,攪亂馬競的配合跟比賽的節奏。
前面則是留下一個勞爾·塔穆多打反擊。
熟悉西甲的球迷肯定都熟悉,勞爾·塔穆多還是挺有威脅的。
這種僵持的局面一直到第25分鐘才逐漸有所扭轉。
馬競透過逐漸控制場上的局面,控制球權和節奏,慢慢找回了優勢。
但西班牙人的防守還是很頑強。
一直到第35分鐘的時候,馬競斷球后,哈維·阿隆索長傳,雷耶斯帶球突入禁區後起腳,被門將希門尼斯撲出。
這是馬競上半場第一次接近破門得分。
隨後,比賽天平進一步朝著馬競傾斜。
第40分鐘的時候,德科擺脫防守球員後,帶球推進,將球直傳給了迭戈·弗蘭。
烏拉圭人背對著進攻方向,不停球直接回做。
巴拉哈從後面跟上來,直接在弧頂區右側起腳,轟出了一記遠射,球直掛球門右側。
1比0!
現場五萬名球迷都變得鴉雀無聲。
只有楊浩在場邊為馬競隊長的遠射拍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