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應氏杯”的決賽,是分兩個階段進行的。前3盤是在杭州進行,聶旋風在首局失利的情況下,漂亮的連扳兩盤,取得了2比1的領先優勢。當這個階段結束後,國內棋界瀰漫這一股樂觀情緒。大多數的人都認為,聶旋風獲得這個冠軍,那基本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特別是決賽的第3局,執黑的聶旋風下出了“名局”。當時擔任比賽“總裁判長”的吳清源先生看過本局後,都發表了他的預測:
“現在看來,聶先生將獲得最後的勝利,這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了。。。”
吳先生當時為什麼會這樣說呢?李小強估計,吳先生也就是在第3局中,看到了決賽雙方那一點點細微的差距。
“應氏杯”是採用“大貼目”的。在目前這個年代,貼5目半還是世界棋壇的主流。“應氏杯”是首個採用“大貼目”的棋戰。大家都知道,在需要“大貼目”的情況下,需要黑棋積極主動。而聶旋風在第3局比賽中。他根本不急不躁,耐心的和對手周旋。他的很多招法傳到研究室後,都曾經引來陣陣擔心:
“就這樣簡單下下,就可以了嗎?”
“聶先生的下法。會不會太緩了呢?”
可就這樣“簡單下下”的聶旋風,最後以“3點”優勢獲勝。換句話說,聶旋風是以“盤面10目”的優勢獲勝。
就是這一局,讓吳先生看到了聶旋風深厚的功力,讓他看到了自己的“師弟”和對手那麼一點點的差距。當然。當時吳先生的看法也未必準確,在那一局中,雖然雙方沒有什麼明顯的惡手,也看不到曹燕子明顯的敗著。但也可能正是因為“大貼目”,導致白方行棋偏保守。曹燕子的策略失誤,這種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總之當前3盤比賽結束後,幾乎所有人都看好聶旋風,看好他能夠獲得最後勝利。這一點是肯定的。水平比對手高一點,還曾經2比1領先過。就是這兩條理由,當聶旋風輸掉比賽後。所有人才會覺得可惜。特別是他們的第4局比賽。聶旋風在幾乎勝定的情況下,他那著名的“昏著”如約而至,導致比賽被拖入了決勝局,導致最終被曹燕子逆轉。
以上這些東西,基本就是這個比賽的整個過程。當然,這些只是一些明面上的東西。作為一名重生者,作為一個“過來人”,李小強還是可以幫聶旋風找到更多失利原因的。在這些對聶旋風不利的東西中,假設能夠事先“預防”到一部分。李小強認為,雖說未必能夠扭轉整個局勢。但讓聶旋風增加一點點“勝算”,這點還是有可能做到的。
在那個系列賽中,賽程被分為兩個階段。最後兩盤比賽是放在新加坡舉行的。在後來的很多報道中,就因為這個賽程安排的問題。好像被很多人詬病。特別是聶旋風在趕赴賽場的時候,他居然還下錯了飛機。鬧出了一個比較搞笑的烏龍事件。甚至在匆匆忙忙轉機,急著趕赴賽場的時候,聶旋風還淋了雨,還因此患上了重感冒。就這樣,他是抱病走上賽場的。出現這樣的情況。這當然會影響到競技狀態。再加上他本來就有先天性心臟病。大腦容易間隙性的缺氧。因此他的“昏著”那麼多,也並不是沒有原因。
至於有人說,假設後面兩場比賽也是放在國內舉行,那麼結果又會如何如何云云。也就因為這件事,讓中國圍棋的管理層受到指責。對於這一點,李小強倒是不以為然的。對於一場職業圍棋比賽來說,賽場的事,基本算不上什麼了不起的大事。特別是對於圍棋比賽來說,所謂的“主場”或者“客場”,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更何況,89年是什麼情況?當4月份把前3盤棋下完後。在隨後的幾個月裡,國內有合適的地方舉辦比賽嗎?在那種情況下,應老先生將比賽地點放在新加坡,這個決定根本無可指責。
李小強倒是認為,這些“外因”根本無足輕重。真正關鍵的,還是“內因”。假如聶旋風在某些地方稍微注意一下。他要贏下這個系列賽,並不是沒有可能。
聶旋風的水平沒問題,他需要注意的,第1是自己的身體,第2就是對對手的瞭解,減少一些輕敵的心理。只要做到這兩點的話。他贏得這個冠軍的希望很大。
聶旋風的身體一直不好,但是他在擂臺賽上為什麼那麼神勇呢?那當然是因為他被人照顧得好。可就在這個階段,他的婚姻其實已經出了問題。大家都知道,按照聶旋風的那個脾氣和性格,指望他自己照顧好自己,那基本是沒有什麼可能的。
當然,聶旋風的身體問題,其實是他的私人問題。對於這種私人性質的問題,李小強是根本幫不上忙的。
李小強唯一能做的,也是他目前唯一想到的,還是隻能在圍棋中想辦法。李小強甚至認為,就算是在圍棋技術上,自己也根本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因為誰都知道聶旋風是相當自信的一個人,特別是在圍棋上,一般只有他教訓別人的份。還輪不到別人來對他指手畫腳。
“要想個什麼辦法,才能真正刺激到聶旋風,才能讓他提高警惕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