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15日,下午3:12。
“那就是‘神舟一號’……”
林星潔眯起眼睛,視線穿過戈壁灘上瀰漫的塵埃,眺望遠方。
發射中心裡最引人矚目的,自然是其中最高大的兩棟“建築物”:
由鋼鐵澆築成的發射塔,和與發射塔並肩聳立的白色火箭。
它們就像兩個巨人,安靜地屹立於荒原上,仰望天空。蒼穹深處的宇宙是它們的歸宿。
一下飛機後,就有專車等在下方接送。林星潔和一行陪同人員乘上車,開了半個小時才抵達發射基地。在空曠的荒地上眺望遠處的目標地點,實際需要跨越的距離,總會比預想中更遙遠。
林星潔獨自一人,坐在其中一輛專車的後排座椅上,她用手託著腮幫子,安安靜靜地望著車窗外飛速掠過的荒蕪大地。
戈壁上實在沒有什麼風景可言,一開始還會覺得一望無際的世界有種雄渾遼闊的壯麗,但看久了只會心生厭煩。
當然,林星潔本來就不是來旅遊度假看風景的。要說厭煩,坐在飛機上的時候,才過去不到半天時間,她就已經開始懷念那條青瓦白牆的小巷了。
“……”
車窗外的風景從荒漠逐漸向人工建築群過渡。車隊平穩駛入一條長長的甬道,通往地下。
她稍微提起了點興致,但看了一會兒又開始覺得厭倦。
本來,如果是和徐向陽一起去救清月,林星潔大概會更高興點。而現在,她甚至還不能在第一時間見到清月……
計劃到底能不成功呢?
向陽他要一個人進鬼屋,這種事情還從來沒有過。真的沒關係嗎?
林星潔總是在思考著同樣的問題。她抬起頭,映入眼簾的是巨大且錯綜複雜的鋼鐵構造,除了常規的燃料輸送管路和支撐結構以外,還設計有專用的人員通道,從內部朝上方眺望,就像身處於一整座長方體的迷宮。
走在這座迷宮裡的人們,要麼穿著白大褂和白色圓帽,打扮得像是醫生;要麼是藍色大衣和藍色鴨舌帽,打扮得像是工人。
一輛輛起重機和貨運車與汽車擦肩而過。
1999年11月15日,16:30,林星潔抵達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南發射場的技術測試區。
十幾分鍾後,車隊的行駛速度緩緩下降,一群身穿白衣的人們正站在道路盡頭等候客人們的到來。他們是基地內最主要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代表。
率先走下車的幾人和發射基地內的科研工作者代表們握手致意,低聲說了幾句話。接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車隊中央。
從那輛車上下來的年輕女孩,是整個計劃的絕對核心與唯一執行者,今天的主角。
雖說這次發射是為了驗證載人航天技術成熟的階段性成果,但是想真正要讓宇航員登上太空,顯然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等待和努力。
預計是在三到四年後,才會有第一位飛行員搭載火箭飛向宇宙,那將會是一代人記憶中的太空英雄。
而現在,因為一個驚人的設想,必須要將計劃提前數年……這自然是非同小可的改動。
所以,發射基地和指揮中心答應接下任務是一回事,但想要在短短數日內達成目標,註定會有數不清的阻礙和困難。
林星潔聽見他們正在探討交流種種技術細節,到後來語氣逐漸激烈起來,變得像是在爭吵。聽不懂的她只有抱著胳膊站在一旁,沉默地注視著他們,而實際上她的意識已經在雲遊天外了;直到科工委的人一臉為難地看過來,好像在期待她能說上幾句。
回過神來的林星潔,忍不住咂了咂嘴。
看我幹啥?
可是,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好像在期待她來拍板。
跟在她身後的靈媒輕聲說道:
“林小姐,他們在等待您的決定。”
似乎是覺得自己暗示得還不夠明顯,對方還額外補充了一句。
“大家的行政地位是平級的,所以這種時候,重要的不是誰對誰錯,而是需要有人能結束爭吵。”
林星潔嘆了口氣。
她知道,她當然知道。
但不論是否身居高位,她仍然只是個高中生而已。不,就算她不是高中生,以林星潔這個人的性格——
“遇見了什麼問題?可以講給我聽,我會用超能力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