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雪明白了,這是讓她去拿衣服,在蒸籠與涼爽之間選擇,宮雪沒反對。
車窗開著,吹進來的風還是有些熱,吹亂了她的一絲劉海。
整理下,找個話頭,問了句:“剛才那個碗有什麼說法?”
“那是個雍正本朝的琺琅碗,不是民國後仿的,文物商店的人看走眼了。”
“不會吧?”
宮雪沒想到會是這樣。
“滬上文物商店的倉庫裡,各種文物據說有幾百萬件,就那麼幾個人做鑑定區分,又不可能什麼都是專家,出錯不奇怪的。”
是,撿漏了。
但也不完全對,因為在京城,明知道是雍正本朝的,第二次去時,經過黃信義的介紹,就用1000塊錢從個私人藏家那買了一對差不多的。
在私人手裡,明知真品,也就這價。
“那你可賺了!”
宮雪不知道行情,但後仿的總沒雍正的值錢吧?
“對,我打算賣了它。”
“能賣多少?”
“應該能有一兩百萬港幣。”
宮雪眼睛都睜大了一圈,這也太多了吧!
自己每個月幾十塊工資都在精打細算,這男人,隨意轉一圈,上百萬!
她不知道,開車的這個走私大鱷如今是東西往裡運,而沒有往外運。
如果他搞文物走私,那會賺得更多更多,只不過他不做那種缺德事而已。
那這算是賣國寶嗎?
就個碗而已,差不多的如今、將來都不少,就是這會在香江比較受追捧,算不得國寶。
那京城那個人為什麼能賣給自己?
第一不清楚行情,第二就算知道外頭值錢,但就同30年後的恐龍蛋一樣,內地幾十幾百,外頭幾十、幾百萬,他拿得出去嗎?
自己再需要點外匯,老靠著隨意抽取香江那邊夥計們的勞動所得也不是個事。
至於幾十年後它值個幾千萬也無所謂,如今的錢才值錢。
賣個一兩百萬,文物商店裡這會幾百一幅,將來幾千萬、上億的畫都不少,這賬好算得很。
就是喜歡這碗,將來買回來就是。
買不回來也無所謂,官窯批次燒製、給皇帝后妃們吃飯喝湯用的玩意,又不是什麼青銅重器。
把這種東西當國寶,傻子!
和把幾個外國佬設計的圓明園大水龍頭當國寶一樣傻。
文物商店裡賣掉的好東西比這多多了,它在那,自己不買,也會被別人買走帶出去。
現在換成錢,自己手裡很快就會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