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的陪同者。
東西琳琅滿目,部分是清代民國的東西,官窯名窯就有,連廣彩才都不少。
還有些現代仿品,精工細作,都是高階技師級的畫功。
價格標的都不低,特別是有個民國後仿寄託款雍正琺琅彩赭墨梅竹圖碗,居然標價600外匯券!
而那些個個頭挺大的清末、民國大花瓶,也就幾十到幾百不等。
這麼個碗,貴得沒道理了!
注意到他隔著玻璃看了好一會這個小碗,似乎特別有興趣,宮雪用粵語說了句:“民國的碗都這麼貴?”
民國碗值個什麼錢呀,如今除了新組成的那些個家庭之外,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有解放前留下的物件,平時也都在用,自然少不了這類碗。
在宮雪看來,一個民國碗就要一年多收入,這叫搶錢,還只收外頭黑市溢價一大截的外匯券。
聽了她的疑問,相偉榮微笑著道:“就是賺外匯的,賺洋鬼子的錢,國人誰會花這錢買個民國小碗。
琺琅彩漂亮,在西方世界一貫認知度很高,來這的外國人其實沒幾個人真的懂行,大部分估計也就是隻顧看好不好看。
這類東西最容易賣上價,能蒙、好騙。“
說到這,伸手示意服務員,用普通話道:“你好,請把這個碗拿出來,看一下。”
“說貴,你還看?”宮雪心裡想,有些不明白了。
一名女服務員開啟櫃檯,將碗取出放在玻璃檯面上。
沒那麼多講究,拿起來就看。
口徑大約十公分左右,真正的小碗一隻,全完整,肉眼看不出使用痕跡,底部藍料雙方框、宋體“雍正年制”款。
外壁工筆繪了棵梅樹,枝幹虯錯矯健,花蕊、花苞用細筆淡墨勾勒。
梅下幾叢矮竹,枝葉雙鉤細筆白描,密而不亂、次序井然。
碗身題詩:“月幌見踈影,墨池聞暗香”,還有“鳳採,壽古,香清”三個鈐印。
“這畫師至少得有二十年以上功力!”宮雪說了句。
“這我可分不出來,就看得出這畫工好,但好到哪也就是個感覺。你比我厲害!”
宮雪不好意思般笑笑,如何看畫師功力,那都是父親教她的。
把碗放回櫃檯上,對服務員道:“包裝盒呢?
這個碗我買了,開票吧。”
宮雪還以為就是隨便看看,沒想他居然買了,剛才都還在說是用來騙外國人的。
不過她沒多插嘴,看著服務員拿來包裝盒,這邊付外匯券,打包、開票、開出境許可。
帶著盒子,暫時不看了,雖然這裡單單掛著的近現代名家字畫都有幾十上百幅。
就剩下一千多外匯券,是還能買幾幅比較不錯的,但那意思不大。
下次再來。
出門,上車,開車。
“這是去哪?”宮雪問,她發現方向不是往滬上大廈。
“上影廠招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