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嘿嘿的奸笑,有什麼法子,一鼓腦給俺說出來。不然,信不信我抽你!”
“解決什麼呀?先從哪裡解決?你又打不過我!”楊義聽了程咬金的話,雙手抱胸,挑釁的看著程咬金。
“你……”程咬金氣得一佛出世,二佛昇天,可是他還真沒辦法。他不是不想再和楊義打一架來給自己正名,實際是怕李世民的馬鞭。
長安城裡對他的流言他也知道了,正是因為這個,他才不回城裡。暫避流言的鋒芒,是最好的選擇。
程咬金調整了一下情緒:“小子說吧!俺選循序漸進,先從錢糧入手。三天之內,就得給俺解決了!俺府上有部曲百人,到時別怪俺無情!”
“哇靠!你想耍流氓?”楊義睜大眼睛,趕緊退後兩步,又擺出了泰拳的起首式。
在不遠處的高坡上,坐著三個人,一胖子攏著袖子正在酣睡;一高個子正在沉思;另一個約三十歲的年青人正鬼鬼祟祟的看著楊義和程咬金。
當看到楊義擺起了那怪拳的起首式時,他睜大眼睛,回頭大喊:“河間王、藥師兄快看,程憨貨又要和那小子打起來了!”
河間郡王睜開眯著的眼睛看了看:“懋功啊!他們不是還沒打起來嘛,打起來了再叫我。”
原來,這三個人正是大唐赫赫有名的河間郡王李孝恭、未來的軍神李靖、軍事才能與李靖比肩的李勣。
他們一個是太上皇李淵的堂弟,輔助李世民登基為帝的河間郡王;一個是未來滅東'突厥,享太廟的軍神;一個是未來滅百濟、高句麗、西突厥三國,已被賜姓李的軍事鬼才。
他們幾乎是同時接到部曲的報告,說這個楊家小子具有軍事之才,給家奴搭的棚子都按軍陣來佈置。
所以,他們便不約而同地來了,在灞橋不期而遇後說明來意,他們就一起向這裡而來。
當他們看到那百十個棚子的時候,內心深處驚劾莫名。
這哪是什麼村寨?分明就是防禦陣地!簡直是進可攻,退可守。
現在是初唐時期,雖不缺乏軍事人才,也不缺乏年輕的將領。但是他們就是好奇,好奇這個未及弱冠,卻能擊敗程咬金的年輕人。
楊義和程咬金短短的一戰,可謂是一戰成名!如今這難民中間,不僅有像河間王李孝恭、李靖、李勣這樣的軍事大佬,更有各世家門閥的探子在四周轉悠。
他們不僅感嘆程咬金快了一步,但又慶幸程咬金和他之間有嫌隙。他們都在想,能不能收入賬下為自己所用!
這小子武功好,懂軍事,如果稍加培養,必是大唐未來的又一員猛將。
程咬金看到楊義又擺起了這一套拳法,心知自己確實不是這套拳法的對手,便洩氣了。
“好了好了,你贏了。快跟俺說說,你有何種辦法來解決眼下的危機?你可是處嗣的結義大哥,也算俺的半子,俺們是一家人,你不幫俺幫誰?”
“哼,這還差不多!求人辦事要有求人辦事的態度,如果頤指氣使,好事都能辦成壞事。”聽到了程咬金的服軟,楊義也不想跟他計較。
“少羅嗦,快說!”
“賑災之事,當用循序漸進之法,我給它分為三個部分:一,向世家門閥募捐;二,用工定民心;三,薄徭役,興水利,鼓農桑,普文教!此三策若成,輕者可為富一方,重者可造福千秋萬代!”楊義慷慨激昂講述。
程咬金聽了一頭霧水,在一旁抓耳撓腮的。
而在不遠處的山坡上,三人雖聽得不是很清楚,但是也能聽出了一個大概。聽完之後,對楊義這個人才更是如獲至寶。
李孝恭一拍大腿,大吼起來:“好!今日碰到此等良才,若是不能為我大唐所用,必是我等之過也。”
聽到這邊的動靜,楊義和程咬金同時向這邊看來:“誰在那裡?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