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是真正說起來,有很多人難以置信,朝鮮這個國家有五百種以上的礦物質,特別是後世的朝鮮,其礦產資源佔據了其百分之八十。
朝鮮擁有全球最大儲量的稀土礦床,有望將當前全球已知稀土氧化物資源量擴大一倍。同時,朝鮮的菱鎂礦儲量位於世界第一,在前十位的礦物還有鎢、鉬、石墨、重晶石、螢石等7種,鐵礦石儲量也是世界前十位,亞洲第一。另外,朝鮮自古以來就有“產金國”之稱,而且金常與銀、銅等礦共生礦。
沒想到吧,朝鮮其實是一個天生的土豪,人家有礦。相反,韓國的耕地面積雖然比朝鮮多,但是礦產資源卻不及朝鮮的七分之一。
茂山鐵礦是亞洲最大的鐵礦,原來最大的鐵礦是位於遼寧省本溪市橋頭鎮大臺溝,而茂山鐵礦卻擁有五十億噸的遠景儲量。更為關鍵的是,這座龐大的鐵礦,有其中百分之二十八,是露天的。地下部分則為百分之七十二。
如果沒有程世傑的話,茂山鐵礦會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被發現,也就是三百多年以後。
問題是這可露天鐵礦,也就意味著茂山的實際人口並不多,要不然早就發現了。
隨著協議從崇禎六年四月三十日正式生效。
與此同時,程世傑向茂山派出了一支一千餘人的工程技術人員,隨時的包括四十個工程百戶所。
程世傑非常反感那些歐洲的殖民者,他們的行為太簡單粗暴,對於這一點,程世傑所做的就比較溫和。
隨著工程百戶所和技術人員前往茂山的則是一支約六百餘人組成的護衛隊,這支護衛隊是寧海軍的老兵,這些老兵身體或多或少有些殘疾,比如說缺少幾根手指,或者腳趾,畢竟寧海軍與建奴的那一仗發生冬天,被凍傷計程車兵太多了。
朝鮮看到程世傑說到做到,馬上把五六千人派出到茂山,也把懸著的心放進了肚子裡。
對於如何開發茂山,程世傑對於茂山的定位是未來的鋼鐵之都,茂山不僅僅有鐵礦,穩城也有煤炭,鍊鋼的天然條件已經具備了。
有了這八鎮的控制,雙城衛也開始了擴張,向南與茂山聯成一片,進可攻,退可守,當然,以目前階段,遼東人力資源也非常匱乏,發展茂山,就離不開朝鮮人的幫助。
“想吃飽飯嗎?”
“想!”
“那給我們雙城開發集團工作吧,這裡有新鮮的水果,香甜的牛奶,可口的饅頭,美味的菜餚!”
雖然雙城開發集團,也拿著刀槍,但是衣著光鮮,高大威猛的寧海軍士兵,就是典型的帝國主義形象。
朝鮮人很窮,當地的農業種植技術落後,而且糧食產量極低,再加上朝鮮王國官府的橫徵暴斂,普通朝鮮人的生活並不好過。
寧海軍雙城開發集團在茂山並沒有直接發錢,在這個地方,錢還有沒有物資有用,朝鮮籍的工人給雙城開發集團工作,他們每天的報酬就是糧食、食物或者鹽、布帛以及其他各種物資。
給雙城開發集團工作,獲得的收益遠遠超過他們原本的種地或者狩獵,當然,朝鮮人打獵所得的獵物,也可以直接賣給雙城集團,除了獵物,還有當地的特產山參,藥材等等。
在朝鮮人工人辛苦付出之下,一個簡易的龐大臨時營地正在拔地而起,可以快速搭建的帳篷,營地周圍的柵欄。
漸漸地營地的木質柵欄變成了石牆,石牆變成了城牆,原本的小鎮,也慢慢變成了一座規模壯觀的城池。
大明雙城開發集團給茂山帶去的不僅僅是物資,還有生活習慣,比如說,每天早上起來洗臉刷牙,然後吃早餐,午後喝點茶。
雙城開發集團在茂山的開發工作,開始快速發展著,明人與朝鮮人雙方相處得非常和諧,雙城開發集團的護隊衛不像殖民地的軍隊,他們有嚴格的軍紀約束,不能亂來。
接著圖們江上的茂山碼頭、公路,驛站都慢慢出現……
朝鮮人也不反感大明人,反而非常羨慕大明人,至於雙城開發集團在朝鮮的利益,程世傑絲毫不擔心,因為八個局共計七千六百餘名駐軍,當然,如果算上皮島和濟州島的駐軍,這個駐軍人數將近兩萬五千人馬。
如果說兩萬五千精銳的寧海軍將士,還不能保證程世傑的利益,程世傑該自我反思了。
在採取和諧相處,合作共贏的核心最關鍵的是,這樣以來,雙方都有好處,寧海軍可以保障朝鮮的邊境安全,而當地的百姓也有了工作的機會,可以獲得物資上的補償。
此時的茂山,其實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工地,雙城開發集團員工的居住社群,護衛隊的軍營,勘探隊的後勤營地,工程百戶所的工人的臨時營房,以及碼頭、港口周圍佔地面積巨大的倉庫。
此時的倉庫裡,裝滿了來自遼東的糧食、各種工具還有生活用品。茂山城還是被分為管委會管理區和生活區、軍管區、商業區四個部分,管委會管理區包括軍營、倉庫、以及辦公區,生活區還是大明傳統的那種兩層磚樓。
現在的茂山城,已經有大約一萬明朝人生活在這裡,城市規模比原來的茂山鎮大了十倍還要多,最關鍵是路,修了一條接著又是一路,這些又寬又平的路,是朝鮮人從來沒有見過的,事實上,這種路大明人見得也不多。
這是水泥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