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程世傑最大的優勢,那就是他不會受到制約。
在名義上,遼東是大明的遼東,事實上,大明朝廷也好,崇禎皇帝也罷,對於遼東的影響力非常有限。
雖然遼東是程世傑打下來的,但是因為遼東沒有本土計程車紳階級,所以,在地方上沒有士紳階級給程世傑使絆子,而程世傑這個海國公在遼東擁有著種種特權。
不管是立法,還是出臺任何規定,程世傑不需要向任何人請示,最多保持著遼東名義上屬於大明就行了。
在遼東,擔任稅務總署的署長的人是楊芸娘,這位是一手握著遼東的錢袋子,一手握著遼東的稅務。但是在程世傑的所有問題上,楊芸娘絕對不會製造障礙。
對此,楊芸娘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她本來就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女人,因為遇到了程世傑,她的命運這才發生了改變。是程世傑成就了她,而不是楊芸娘成就了程世傑。
在這一點上,楊芸娘分得非常清楚。她也認識得非常徹底,程世傑可以捧起她擔任銀行的總行長,稅務總署的署長,也可以讓其他人做這個位置,事實上遼東有無數人願意替程世傑效勞。
遼東的管委會的十九名委員(楊青雲代表衛生系統增補進來的)宋獻策、林續宗、陳國棟、周延棟、沈明遇、張裕、趙文才、沈世魁、李志祥、袁世良包括金巧兒、謝宗澤、謝景林、張懷澤都是程世傑的人,而非程世傑的人,只有陳子龍、宋應星、方以智以及楊青雲四人專業人士不算是程世傑的鐵桿。
程世傑保留這四人為主的反對派,就是給這些委員當鯰魚的,有這四人人,管委會的委員們在做事的時候,才會考慮得更全面。
就在朱微媞等人還在興海城的玉龍河河畔野炊的時候,程世傑寫下了三個條陳,第一個是關於遼東的少年兒童保護的問題。
大明的很多父母來說,如果按照後世的標準,事實上是都不合格的,特別是那些有閨女,或者是閨女多的父母,他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第一個自然而然的想法就是賣閨女,運氣好可以賣到大戶人家當丫鬟。
能夠成為侍妾,她們算上混得不錯,最可憐的還是那些被賣到青樓的女孩,一輩子全毀了,更有甚者是被培養成瘦馬。
當然,兒子也會賣,但是這是最後的一個辦法,也就是說,自己沒有活路,賣掉兒子也是為了讓兒子可以活下去,一般賣兒子的時候,就是他們自己的死期。
在古代形容一個人困難,就會說是賣兒賣女,但問題是,賣兒子和賣女兒的性質不一樣,用途也不一樣。
八九十年代以前甚至現在許多農村地區法律並未深入人心、並未融入中國的鄉土社會之中。使人們遵守的規則不是人們的法律觀念,而是鄉土社會中所形成的倫理道德觀念。
中國法律是舶來品,是從外國移植過來的,在中國社會上沒有根,容易長歪了,其次是真正的聰明人,有智慧的人還是太少。傻子太多了,愚昧的人也太多了。
程世傑記得非常清楚,在後世某靜搞了一個非常有名的輿論控制,叫“蒼穹之下”,結果在中國卻獲得了一大批的傻逼追隨者。按照某靜的奇葩邏輯:“你們中國非常落後,就應該減少排放!”“母親吸霾胎兒得腫瘤”、“1960年到1970年,在英國治汙的前十年,經濟不僅沒有倒退,GDP反而增加了一倍”。
但凡有點腦子,都不應該相信某靜,這貨本身就是一個被買通的公知,甚至光明正大在片尾公開感謝“美國福特基金會”,當然,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事情,很多人都做了,在某靜的操作下,老百姓是被坑慘了。
法治的建設,應該與國情相結束,而不是一味的去學習,關於《遼東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立法工作,當然並不是程世傑的一言堂,他考慮問題也會有不夠客觀,情緒化的時候,所以,他可以決定立不立這個法,但是如何立,則是需要接受廣大群眾的意思。
也就是讓遼東管委會,從旅順、海州、金州、復州等地,挑選父母健全、子孫滿堂的百姓作為代表,然後組織大家進行討論。這個代表絕對不能按照文化水平和身份地位來決定,而是依靠階級、職業、籍貫。
除了《遼東未成年人保護法》立法工作之外,其次是直接頒佈的法律《遼東禁止裹足》,在這條不需要論證,而是程世傑意志體現的法律,程世傑直接規定,針對一年之內不放足的女性進行罰款。
當然,雖然說採取程世傑這種累加方式,確實是有可能會把再有錢的人罰得傾家蕩產,可問題是,這個時間太慢,那就及時改正錯誤,增加十倍。既第一年為罰銀十兩銀子,第二年就是二十兩,第三年罰銀四十兩……
反正普通百姓,是不會裹足的,因為他們需要勞動,在明朝只有不需要勞動的富裕人家的閨女才會裹足,當然也不是所有富貴人家的閨女都會裹足,至少程世傑見過的徐四小姐,她的腳,目測在八寸左右,放在後世也算是在大腳了。
考慮到現如今,遼東面臨著嚴重的師資力量不足,其次是資金不足。
可問題是,教育是未來發展的重中之中,哪怕當掉內褲,該做的事情,還需要做。其次是糧食的戰略儲備問題。
在明朝,糧食就是人命,可以遇見,今年遼南三千六百餘萬畝田地的開墾,只要熬到秋收,遼東就擁有足夠的糧食,安置更多的流民和百姓,這樣一來,就會讓遼東發展進入良性迴圈。
在這方面也沒有太成熟的辦法借鑑,遼南的糧食,可以預見,肯定會是土豆、玉米和紅薯為主,當然也可以向江南輸送紅薯,換來上等的大米。這就需要大量的船隻,也需要大型海船。
旅順造船廠正在實制五千料大型海船,只不過在鋪設龍骨階段,發現龍骨變形,正在解決問題。
看來發展需要一步一來,不能一口氣吃一個胖子。
就在程世傑準備版布《遼東未成年人保護法》、《遼東婦女禁止纏足規定》以及《關於遼東義務教育的試行草案》的時候。
謝景林發現,一個非常驚喜的問題。
朝鮮人並不知道茂山鐵礦,而且茂山鐵礦還沒有被朝鮮發現,而且朝鮮並不重視這個地區。估計朝鮮的王室也不知道茂山到底有多大,有什麼東西。
在得知這個情況,謝景林馬上修改原計劃的行動方案,決定購買咸寧北道,作為寧海軍的家屬聚居區。
謝景林在崇禎六年四月十六日,正式參見朝鮮國王李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