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明末之虎 > 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鍊鐵

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鍊鐵 (第3/3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逃荒種田:千億物資嬌養殘疾反派 兩會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亡魂的我穿越緝兇 八零:穿成男二妹妹,我帶飛全家 剛穿越就成了亡國公主 可惡!怎麼到處都是長公主的魚! 超時空進化 屏屏的種田日常 快穿攻略女配有毒 我靠吃瓜在年代文裡拿編制 我靠獎學金過活[穿書] 星際移民 毒害權臣歸來後(雙重生) 玉心血 男裝後掰彎了黑蓮花陛下 穿進戀綜狂甩巴掌 貴妃千嬌百媚 喪屍季節 重回十二歲,渣爹小三償債吧 [八零] 我的群星帝國

按李嘯心下估計,現在這座高爐,很可能用個不到二十次就會有燒塌的危險。

這高鋁礬土,李嘯記得在中國當代礦產物志中記載過,在魯南地區是有出產的,尤其是臨沂山區更是極多,只是李嘯現在只能控制這鐵龍城及附近三十里的範圍,無法伸手撈過界,故暫時無法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李嘯在心中暗下決心,以後一定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力求讓高爐安全使用時間,能達到臨近現代工業的水平。雖然明朝的工人沒有什麼勞保制度,但李嘯還是希望盡力保證這些工人的人身安全,畢竟每個工人的後面,都是有指望他工資活命的一家老小。

為了保證安全,李嘯對鐵匠們反覆叮囑,這樣的一座高爐,只能用上十六七次,便要務必拆了重新搭建。

李嘯為了安全起見,又對高爐附設的鼓風機,做出了重大改進。

在明朝的時候,鍊鐵鼓風所用的還是摺疊皮革所製成的地風箱,外型象個大型的手風琴。使用地時候用腳一下一下地踩踏鼓風。這種鼓風機最大的問題就是容易在高溫中老化,萬一因為鼓風不力,而導致這座沒有使用高鋁粘土耐火磚的高爐炸爐崩塌,滾熱的鐵水能把附近的工匠瞬間汽化。

現在這種可拆卸的活動式推拉木箱鼓風機,便是李嘯經熟思後所設計的新式鼓風裝置。

外形上,它象一個大抽屜一般,上面有木製把手,可推拉鼓風。而且一旦發現有破損,因是可拆卸木質結構,可以很方便地立即更換破損部件。

顏均與鐵匠們用近乎崇拜的眼神看著李嘯。

真正讓他們感到震撼的,其實並不是這座鍊鐵高爐,而是在高爐旁邊新建立的炒鐵爐。

顏均他們所知道的明代炒鐵爐,也就是天工天物上面所記載的那種開放式炒鐵爐,是一種完全用人力攪拌製作的裝置,爐形與一個水水缸類似,爐邊總有一位身強力壯的大漢,拿著根柳木棍做的炒鐵棒,揮汗如雨的來回攪動,使生鐵液中的碳氧化,而成熟鐵。只不過,這種方法,極沒效率也極損害工匠的健康。

此種方法,與當時的歐洲常用的,熟鐵入爐加溫滲碳煉成鋼的灌鋼法不同,被稱為炒鋼法。

那為什麼這種用柳木棍攪拌煉製熟鐵的方法,會在中國這般普及呢?這是因為,這種簡陋的方法,還有個意外的好處。

那就是,攪拌的同時也會逐漸燒去柳木棍,相當於是往生鐵中混入單質碳,藉由這個步驟,有時可以碰運氣般地,直接炒出含碳量低於生鐵,卻高於熟鐵的鋼來,甚至有機會炒出中碳鋼與高碳鋼。用明朝工匠的說法來說,便是祖師爺爺開了眼,賞給辛苦作業的工匠的禮物。

只是這種炒鋼法作業方式,這種碰運氣般鍊鋼的生產作業方法,比起當時歐洲已是規模化的鍊鋼工業來說,實在是太過原始與簡陋。

隨著時代的繼續發展,中國原本就簡陋的鍊鐵技術,自清朝以後,卻更加衰敗不堪,與近代工業迅猛發展的歐洲諸國,形成了鮮明而可悲的對比。

甲午戰爭時,在朝鮮作戰的綠營清軍驚恐地發現,自已的大刀竟然常被日軍的刺刀一磕就斷,這讓本來就士氣低沉的綠營更加畏日如虎,遇之即潰。而日軍則輕蔑地稱這些不堪一戰裝備極差的中**隊為“支那垃圾軍”。

讓顏均與眾鐵匠十分驚奇的是,李嘯設計的這座炒鐵爐完全顛覆了他們對炒鐵爐的原有認知。

這座李嘯設計的炒鐵爐,外形有點像功夫茶的茶杯,它用敷鹽泥青磚整體建造,爐床底部中間凹陷,四周是拱形爐壁,下部為燃燒室,進風道在燃燒室底部。是一種前所未見的火焰與鐵礦隔離的反射爐型。

它的結構可以看作上中下三層,頂層和次層互相隔離,中間是多個可翻動的鐵柵欄。使用時鐵水從高爐流到頂層,次層鋪堆的煤炭平躺在鐵柵欄上燃燒,加熱樓上的鐵水,煤炭燒過後翻翻鐵柵欄,炭渣就掉進了底層的除渣室,鐵柵欄放平,又能從斜向下45度的進煤道向它上面新增煤炭。

接下來,李嘯設計了一個支架,安放在炒鐵爐的正中央上方,支架下面安插著有三根熟鐵棍子斜斜地伸向爐床,外面使用絞盤推用,有三個把柄向外伸出,可以由三個壯漢離著一段距離共同推動炒鐵,這樣改進後,雖然仍是人力推動,但可以有效維護工匠的身體健康,也可以使炒鐵更有效率。

經過了二十多天的籌備,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了。

望著這些凝聚著自已心血,新建成的鍊鐵高爐,炒鐵爐,鼓風機等鍊鐵裝置。李嘯心下,十分激動。

這些裝置,與現代鍊鐵工業對比,雖然還是簡陋不堪,卻已大大超越了明朝這個年代的實際工業水平。

李嘯突然想起明朝一些名人對各地鍊鐵狀況的評價。

當時的鐵以福建的最為聞名,方以智曾經在物理小識說過:南方鐵以閩鐵為最上,廣鐵次之,而楚鐵只可做鋤。

茅元儀在武備志中則在說:制威遠炮用閩鐵,晉鐵次之。

趙士楨則在神器譜或問說:制銃須用福建鐵,他鐵不可用。鍊鐵,炭火為上,北方炭貴,不得已用煤代替,故迸炸常多。

李嘯在心下暗想,我所制的鐵龍城鋼鐵,這質量與數量,定要均在那明朝最好的閩鐵之上。各位大賢,承讓了。未完待續。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娘子,相公造反啦 她華國人,異世求生當然秒殺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