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人的海軍經常在地中海同威尼斯、熱那亞以及法國同西班牙的海軍交手。
他很清楚這種全新的戰列艦火力遠遠強於傳統的歐洲蓋倫帆船。
難怪華夏人可以將英國東印度公司驅逐出印度。
幸虧目前雙方處於同盟關係,不過華夏帝國的勢力實在是太龐大了,奧斯曼帝國也必須有足夠的警惕。
船隊一路從蘇伊士啟航直接抵達了印度西海岸的港口城市卡拉奇。
鄭森這一來一回,路上足足花費了將近3個月的時間。
儘管3個月過去了,不過派去北京的使者還沒有回來。
李世祖估摸著自己的父皇應該已經收到使者的訊息了。
雖然使者還沒有傳回父皇的訊息,不過他等的重炮卻已經從海路運到了喀布林前線。
奧斯曼帝國的使者其實對不能馬上籤訂盟約已經有所準備,畢竟華夏的皇帝不在喀布林前線。
所以他最主要的使命是同華夏的二皇子確定波斯帝國疆土該如何劃分。
只要雙方就瓜分疆土達成了一致,那麼合約的蓋章慢一點也無所謂。
穆拉德四世已經迫不及待的要收復巴格達了,他知道華夏在喀布林周邊的兵力應該不會很多。
所以他提出的方案是奧斯曼帝國吞併薩菲王朝所控制的整個外高加索,兩河流域以及波斯本土大部。
將薩菲王朝控制的阿富汗地區以及波斯本土東北部的呼羅珊地區同東南部的阿巴斯港交給華夏。
不過作為補償華夏可以吞併薩菲王朝的附屬國布哈拉汗國,將中亞的阿姆河同錫爾河流域掌控在手中。
對於這個提議,李世祖並沒有正面回答。
他告訴奧斯曼使者,喀布林城中擁有35000波斯主力軍以及1200名西洋僱傭軍。
至於盟約等華夏軍攻佔了喀布林,他們去城裡談。
喀布林城是一座堅固的城市,城內不僅守軍眾多,還擁有許多大炮。
李獻忠問使者,如果是奧斯曼的主力攻克這座城池需要多久?
使者猶豫了一下說道:“如果是奧斯曼星月軍團的主力,在不計傷亡的情況下最多十天便能攻克此城!”
很顯然使者是在吹牛,這種堅固的城池如果城內的守軍不主動投降,恐怕即便是優勢兵力沒有一個月也很難攻下來。
李世祖笑著說道:“半天時間,如果午時三刻前,華夏的軍隊還沒有進入喀布林,那麼就按照你們的方案來瓜分波斯!”
使者興奮的說道:“那我們一言為定!”
感謝各位書友月票、推薦票、追訂支援!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