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拉德四世一直在圖謀收復巴格達在內的兩河流域,如果不是顧及英國東印度公司在背後支援薩菲王朝,他早就動手了。
聽聞波斯正在同華夏交戰,他顯得格外興奮!
此刻他不再掩飾自己的野心了,穆拉德四世說道:“看來波斯人是我們雙方共同的敵人,不知道你們華夏的皇帝有沒有興趣一同瓜分波斯?”
穆拉德四世可不傻,華夏人已經開始對波斯下手了,若是他們如同當年的蒙古人那般一舉殺入兩河流域,那麼他收復巴格達的願望豈不是雞飛蛋打了?
他提出瓜分波斯帝國,一方面是兩家同時出兵更容易得手;但更重要的是他想約定勢力範圍,不讓華夏人撈過界。
當然了對於薩菲王朝的家底他非常清楚,那可是一個擁有5萬新軍以及20萬以上軍隊的龐大帝國。
他並不認為華夏人能夠輕鬆的佔領波斯,所以他相信華夏人同樣需要自己這個盟友。
鄭森說道:“華夏的二皇子李世祖殿下如今正在喀布林城外,蘇丹陛下不妨派出使者同殿下籤訂盟約,相信兩國彼此間的友誼會變得更加深厚。”
穆拉德四世也正由此意,一方面他的軍隊集結需要時間。
另一方面他也需要派人去喀布林核實一下實際情況,以確保自己沒有被華夏人給忽悠了。
畢竟對波斯宣戰還會得罪英國佬,這件事情他不得不慎重一些。
當然了阻止他出兵巴格達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經濟因素,目前奧斯曼帝國多線作戰。
在歐洲幾乎打到了維也納,在北非的地中海沿岸以及克里米亞汗國也同歐洲各國在進行對抗,所以財政十分拮据。
鄭森的商團一下子就向穆拉德四世繳納了20萬華夏銀幣的稅收,在他看來無疑是一顆搖錢樹。
隨著貿易的增加,華夏的銀幣以其含銀量高,容易辨偽,難以仿冒等特點,逐漸被歐洲各國給接受了。
大有成為這個時代通用貨幣的趨勢。
此時西班牙人已經將墨西哥的銀礦給採挖的差不多了,華夏則憑藉著倭國巨大的白銀儲量,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白銀生產國了。
當然還有馬尼拉同倭國以及印度的金礦,目前華夏的黃金產量也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
可以說華夏是真正意義上的“金銀帝國”。
不僅如此,華夏憑藉著瓷器、絲綢、茶葉這傳統的三大出口殺器以及新型的玻璃、香水、水泥、鋼鐵等產品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貿易大國。
所以穆拉德四世希望東琉球公司能夠常駐伊斯坦布林。
他表示會自己會為東琉球公司在碼頭開闢專門的卸貨區域,甚至還會派出部隊護送,確保東琉球公司的商隊在奧斯曼帝國境內通行無阻。
穆拉德四世如此誠意,東琉球公司自然是求之不得。
拋開奧斯曼帝國本身的巨大市場不談,如今華夏同歐洲各國的關係十分緊張。
尤其是同英國和荷蘭,隨時可能翻臉。
有了奧斯曼帝國這條商路,即便是將來西歐各國聯合抵制華夏貿易,華夏的商品也能透過伊斯坦布林繼續銷往歐洲各地。
開拓奧斯曼的商路也是符合華夏帝國利益的。
而且之前陛下同父親曾經說起過在紅海同地中海之間開掘一條運河的想法。
一旦這條運河挖通,現在埃及這些不起眼的地方很快就會變成重要的極具商業價值的兵家必爭之地。
不過以奧斯曼帝國的財力恐怕是幹不成這件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