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也失守了?這樣一來河南將面臨明軍的三面夾擊。
連襄陽這樣的城池都沒有守住,那堅守洛陽就更加不現實了!
很快李自成就示意眾人停止討論。
他說道:“李先生認為我們現在該如何應對?”
李巖說道:“襄陽失守之後,南陽已經暴露在了明軍的攻擊之下,河南無法堅守了。”
“微臣自作主張讓李過率軍退守潼關,目前袁崇煥率2萬人堅守在洛陽,是否棄守洛陽還請陛下定奪?”
這還有啥好定奪的,一旦明軍從襄陽北上,攻破南陽,襲入河南府,河南的人馬就全都被明軍給“包餃子”了。
洛陽城雖然好,可惜卻留不住了。
沉思了片刻後,李自成說道:“傳令放棄洛陽,將河南的兵馬退入關中。並加強潼關的防禦,絕對不能讓明軍進入關中!”
審時度勢,當機立斷,這點魄力李自成還是有的。
畢竟襄陽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張獻忠捨不得這座堅城,最終是將李定國同數萬大軍丟掉了。
李自成說完這些後,在場的文武無不稱讚其當機立斷。
可惜此時他也只有放棄大散關,全力退守關中了。
不管怎麼說,這也算是找到了一個合理的退兵藉口。
總比打不過張獻忠被迫撤軍要強一些。
正當大順軍準備從陳倉道口撤回關中之時,卻傳來了“曹操”羅汝才帶兵來投的訊息。
羅汝才向來同張獻忠交好,此時李自成兵敗漢中,他怎麼會前來投靠?
正當所有人都感覺匪夷所思的時候,羅汝才帶來了一個令他們更加震驚的訊息。
大西皇帝張獻忠死了!
李獻忠在圍攻襄陽之時,就令毛文龍的3萬大軍入川,同張之極等人匯合,攻打重慶府。
這個時候雖然張獻忠的主力跑到了漢中,但是李自成也正率領大軍攻打漢中。
四川的兵力仍然十分空虛,李獻忠自然是不會錯過這個好機會。
要是等到張獻忠擊退了李自成,將主力撤退到了成都,再要攻取四川難度便會大大提升。
所以相對於河南,明軍肯定是優先選擇攻略四川!畢竟張獻忠佔領四川的時間並不長,人心尚未歸附。
而此時並不知道襄陽已經失守的張文秀,正在率領2萬大軍猛攻萬縣。
毛文龍同張之極看準機會,率軍迂迴到了張文秀的側翼。
數萬大軍直接將張文秀給圍了起來。
混戰之中張文秀被俘,2萬西軍非死即降。
明軍便趁勢奪取了空虛的重慶府。
重慶失守後,大西在四川的統治很快便崩潰了。
南面的瀘州、敘州等地以及太平、忠州、綏定、順慶等府很快都向明軍投降了。
坐鎮成都的張能奇一面收縮兵力死守成都,一面向漢中的張獻忠告急求援。
更糟糕的是明軍並未直撲成都,而是殺入了川北的保寧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