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崇禎只得下令曹文詔東出太行,進入北直隸追剿高迎祥!
磨盤山的賊寇雖然不是全部主力但是也有四五萬人之多,此刻放棄著實可惜。
但是皇命難為,最終他之能留下少量兵馬看守,率軍東出太行。
羅汝才等人抓住機會突破了官軍封鎖,逃出了磨盤山。
如今山西的形勢對義軍很不利,羅汝才等人決定南下河南。
於此同時高迎祥等人也得到了曹文詔即將東出的訊息。
這也就意味著他們不能在北直隸待著了。
北上京師雖然能夠直搗黃龍,但是大明的京師異常堅固,高迎祥知道他們無力攻破京師。
所以最終還是要南下,南下有兩個選擇。
一是去山東,據說鄭芝龍的海寇佔據了登萊。
不過登萊是一塊死地,很容易被朝廷封鎖住,所以他放棄了去山東的想法。
鄭芝龍是海寇,到時候他們可以坐船撤退,自己手下這十多萬弟兄怎麼辦?很顯然河南更符合他們目標,那裡多是平原,義軍來去自由。
最主要陝北同山西已經被義軍搶得差不多了,河南還沒有被搶過。
而且河南的藩王眾多,大明的藩王可都肥的流油,若是能搶上一兩個,義軍的錢糧就全都有了!
為了分散官軍的注意力,高迎祥派出了兩路疑兵,一路繞過真定,進攻滄州,大有要北上京師的勢頭。
而另一路則是從河間府向東進入山東,很顯然義軍是想同登萊的鄭芝龍海寇匯合。
這兩個目標無論讓賊寇實現哪一個都是崇禎無法接受的。
他趕緊令曹文詔解滄州之圍,確保京師無憂;然後又令左良玉進入濟南一定要阻止流寇同海寇匯合。
崇禎二年十一月,高迎祥突然轉向由河間殺入河南衛輝府,然後一路向西甩開各路官軍,直奔懷慶府同羅汝才等人匯合。
又利用黃河封凍的機會,從毛家寨飛渡入河南,連破破澠池、伊陽、盧氏三縣。
義軍很快就包圍了洛陽。
洛陽可是福王的就藩之地,說福王是大明第一藩也毫不為過。
河南巡撫不敢不救,於是趕緊令開封副將毛勇率七千人支援洛陽,最終在洛陽東面的滎陽遭遇了義軍主力。
官軍大敗,毛勇直率千餘人逃了出來。
而義軍則是趁勢佔領了滎陽。
此時曹文詔率領的羽林營已經到了黃河邊上,很快就要渡河了。
於是高迎祥召開了“滎陽大會”,為了避免被曹文詔聚殲,最終他們決定化整為零,四面出擊,讓朝廷失去目標。
由“老回回”馬守應率領“左革五營”向北殺回山西。
“曹操”羅汝才等人向西進入陝西,“八大王”張獻忠向南殺入湖廣,高迎祥同李自成等人則向東南殺入南直隸。
這招果然奏效,朝廷摸不準義軍的方向。
處處設防,處處漏洞。
而高迎祥、李自成等人則是一路高歌猛進殺向南直隸,逼近了大明的中都鳳陽。
感謝各位書友月票、推薦票、追訂支援!
不好意思,今天有事發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