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仗羽林營直接被這些水寇嚇破了膽,左良玉趕緊躲進了青州府。
在“擊退了”海寇的幾個哨騎後,左良玉謊稱“青州大捷”。
聲稱賊寇有5萬之眾,且裝備了西式的火銃以及火炮,自己的羽林營在付出了七千人陣亡的代價後,才將賊寇擊退。
並派部下大肆屠村,硬是湊出了上萬顆“賊寇首級”。
擊退了左良玉之後,鄭家的戰艦開始炮擊登州城,最終盧象升指揮上萬遼東軍,在艦炮的配合下發動了對登州的進攻。
登州總兵餘化林一看情況不對,趕緊綁了登萊巡撫孫元化向鄭芝龍投降了。
孫元化這樣的技術型人才則是被送往了遼東。
而此時蟄伏了數年的王希範又一次在兗州死灰復燃了,舉兵數萬殺向登州。
此時青州的左良玉不敢出城,只能眼看著這些白蓮教眾同海寇匯合。
鄭芝龍佔領了登萊二州之後,京師震動。
最終京師又發來了1萬羽營,崇禎帝同孫承宗也一再要求左良玉進兵收復登萊。
不過此時左良玉已經被打怕了,而鄭芝龍也主動派人同他取得了聯絡。
鄭芝龍表示他的東琉球公司只想要登萊二州作為根據地,並無意進犯青州,只要左良玉不來打他,他也不會主動找他的麻煩。
最後兩軍搞起了默契戰,哨兵時不時的在青州同萊州的邊界搞一些“小摩擦”。
不過很快崇禎就沒有心情關心登萊了,因為闖王高迎祥,又有大動作了。
曹文詔進入山西后,同義軍大戰了十數戰,連戰連捷!
將“曹操”羅汝才等幾部義軍逼入了磨盤山。
羽林營的騎兵實在太厲害,在加上曹文詔勇不可當。義軍在平原地區根本就不是官軍的對手,只能依託山區抵抗。
闖王高迎祥明白義軍雖然人多,但是他也很難從正面擊敗曹文詔的羽林營替羅汝才等人解圍。
最終在軍事種光道的建議下,義軍進行戰略大轉移。
義軍放棄了澤州、壽陽等地,高迎祥率部南逾太行,攻濟源、清化、修武;然後又圍懷慶,潛入西山,直搗順德、真定,進逼京畿。
曹文詔的主力正在磨盤山圍剿義軍,他沒想到高迎祥居然放棄山西的地盤一路殺進了北直隸。
此刻左良玉正在青州同鄭芝龍交戰,京師只剩下了最後3萬羽林營的新軍。
原本崇禎準備讓薊州的邊軍南下,不過此時卻傳來了遼東軍在山海關外頻繁調動,很可能會有大動作。
崇禎不敢冒被李獻忠“偷家”的風險,調動薊州的邊軍南下。
他連忙召見成國公朱純臣以及英國公張維賢要他們率領“京師三大營”南下剿匪。
雖然二人極不情願,不過以崇禎的脾氣,如果他們拒絕南下,很可能會將這2人一擼到底。
最終二人在討要了一批軍資同糧草餉銀後,還是率領5萬人馬南下禦敵了。
不過由於害怕同義軍主力交戰,他們的進軍十分緩慢。
高迎祥很快就判斷出了這二人有意避戰。
於是他乾脆將真定府讓給了他們。
果然朱純臣同張維賢在佔領了真定後,立刻向崇禎報捷,然後就按兵不動了,坐視流寇自由活動。
儘管崇禎數次催促二人進兵,但是他們以賊寇故意放棄真定,肯定是誘敵深入。一旦他們放棄真定,同賊寇野戰很可能遭遇賊寇的埋伏。
若是真定得而復失,那麼京師將失去屏障。
就連孫承宗也認為,高迎祥很可能就是這麼想的,京營的戰力不強。
此刻張朱二人雖然沒有殲敵,但是好歹穩住了真定,鞏固了京師的安全。
若是冒險出擊,很可能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