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在其住處搜出了8名即將待產的婦女,最終客氏經不住嚴刑拷打,招供這些人是為了配合任皇貴妃假孕,好冒充先帝的皇子。
此事乃是宮中醜聞,最終皇貴妃任氏被皇太后張嫣派人秘密處死。
而客氏則是在浣衣局被活活笞死。
之後崇禎帝朱由檢又令東林黨的元老,原內閣首輔韓爌出山負責魏忠賢案的審理。
天啟皇帝在位6年半,魏忠賢把持朝政幾乎有5年的時間,其黨羽眾多。
很多人只是隨大流而已,原本崇禎帝也只是想將其核心成員處理掉,其他人從輕發落。
一些沒有產生多大危害的人甚至可以留用。
不過東林黨這些年被魏忠賢為首的閹黨迫害的實在太慘了。
先有楊漣、左光斗等“東林六君子”慘死,後有高攀龍、繆昌期、周順昌等“東林七君子”被迫害。
直接間接死於閹黨之手的東林黨人極其家屬何止百人?
受到各種牽連遭遇貶斥罷官的東林黨大小官吏又何止千人?
僅僅是懲處幾個首惡就想讓這件事情翻篇,這怎麼可能?
在孫承宗同韓爌等東林黨人的再三堅持下,最終決定除惡務盡,凡是閹黨成員都要處理。
大批官員被分別定罪:崔呈秀等六人被定為首逆同謀,即時處決(其時崔呈秀已先自縊,下令戮屍)。
田爾耕、許顯純等19人被定為交結近侍,秋後處決。
還有180多人被定為交結近侍,分別判處充軍、徒刑和革職閒住。
最終總共有258人被列入了閹黨名單,永不錄用。
王體乾等僥倖逃過一死的閹黨成員,由於害怕被崇禎皇帝同東林黨人再次清算紛紛舉家遷入遼東。
此時他們已經被定過罪了,李獻忠對於這種財團自然是來者不拒。
其實不少人只是被迫依附於閹黨,並沒有做過多少傷天害理之事。
東林黨人擴大打擊範圍無非是為了騰出更多的官職好讓自己人上位。
而且他們的不少子侄也是有功名的讀書人,如今遼東正好缺少文官,可以補充進來。
當然了對於閹黨本人除了個別比較有才幹的,李獻忠還是一律不用。
一方面是這樣做明擺著和朝廷對著幹,另一方面這些人容易帶壞遼東官場風氣。
原本韓爌等人將李獻忠、閻鳴泰、熊廷弼等人也紛紛列入閹黨名單之中。
不過最終還是被孫承宗給劃掉了。
遼國公李獻忠、遼東總督閻鳴泰朝廷壓根就管不了,難道你將他們列入閹黨名單,朝廷還去治他們的罪不成?
如果治不了罪,那你列上去幹嘛,打朝廷自己的臉不成?
雖說遼東同朝廷的關係大家心知肚明,但表面上,遼東還是臣服於大明的。
而且遼東每年還上貢60萬兩銀子的銅錠。
真要把李獻忠給惹毛了,給伱來一個“清君側”直接打進京師也不是沒有可能。
殺皇帝估計他是不敢,清一清君側還是有可能的。
最後內閣大學士、刑部尚書熊廷弼被定為閹黨,革職查辦。
熊廷弼擔任兵部尚書多年,一直給予李獻忠支援,他自然不能虧待了熊廷弼。
除了給熊廷弼在開原準備了府宅以及千畝良田外,還任命其為漠南總督,統領漠南。
本次查抄閹黨的家產也使得大明朝廷收穫頗豐。